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联想蜕变:战略国际化征途

2011-10-13 09:00来源:环球企业家字号:小

  

2011年1月,联想在CES上向全球首次推出平板电脑乐Pad

    2011年8月的一天,在莫斯科举办的一次企业家活动上,联想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主席柳传志的情绪稍有不佳。带队的年轻女导游对他格外照顾,“看我是老头吗?”67岁的柳传志心有不甘。

  后来,这位从没来过中国的彼得堡人告诉柳,她在莫斯科红场看到过联想的户外广告——别的中国企业全不知道,只知道有个Lenovo。

  是的,正是红场。金色夕阳拖长了影子,克里姆林宫旁边长达四米的巨幅“Lenovo”广告和全世界最大的广场—红场相互映衬。柳传志想起这幅景象,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现在,这个令所有联想人自豪的广告牌,已悄然变换样貌。蓝白搭配的Logo换成全新的红黑版,该版本由曾在苹果(Apple)、惠普(HP)工作过的联想新任CMO 大卫·罗曼(David Roman)操刀设计,极具视觉冲击力。

  而对联想人来说,崭新的视觉标识无异于将自豪感在国际舞台上首次彰显。自2004年制造全球PC业“蛇吞象”式经典收购案以来,这种自豪感一直深藏于心。近十年来,跨国收购的整合之路布满诅咒,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试验鲜有成功。更何况,联想在整合IBM PC业务的近七年间,平均不到两年便出现动荡,类型囊括业绩下滑、文化摩擦、及不止一轮的高层人事更迭。

  就在2009年初,本已退居幕后的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再次履新董事长,当年的“少将”杨元庆接替阿梅里奥(Bill Amelio)担任联想集团CEO——这次“收权”曾引发国际商界的普遍担心,甚至被视为中国企业国际化的倒退之举。而事实上,彼时的联想正经历整合痛苦的最深处,但也正是此番变动,造就了现在的联想。

  “最大的风险,就是磨合。其实就是人和人怎么在一起相处,董事会和管理层怎么相处。由于文化和企业出身背景不同,对于一个东方企业其实是个很艰巨的事。”9月初,柳传志在联想控股总部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说道,“但现在我们认为把这些事情做好了,‘好’这个词也是不容易从嘴里出来的。”

  根据2011年8月联想集团公布的财报显示,联想连续七个季度增长位居全球前五大PC厂商之首。但这一季财报与以往最不同之处在于,联想集团在美国和西欧等成熟市场的增长达到13%,营收达20.5亿美元—在联想人看来,在成熟市场的落地才是国际化真正成功的重要标志。

  “过去两年里我们执行了一个‘保卫+进攻’双拳的战略,要保卫的是两个核心业务,一个是中国市场,一个是全球的企业客户——这个重点就是在成熟市场,所谓保卫就是我们要盈利。”9月初,杨元庆接受本刊专访时表示。上个财季,联想在北美市场约有5000万美金的利润。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