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专业领导力
当然,战略总归只是战略,要想落地靠的不光是激情,更需要能力,且必须是专业能力。
“专业这个东西实在太重要了,就像做人力资源的,说我不懂人力资源业务,我会看人,那不可能。”宁高宁说。
就在今年,中粮第一次大幅变革了董事构成。9名董事成员里除却4位来自中粮,还加入了来自新加坡、香港及大陆的企业界、政界的5位外部董事。
“这样一来公司的决策机制就不一样了。过去常常是我和董事长一沟通,很多事情一个会就定下来了,但今天不行,必须走流程,董事长办公会和总裁办公会分开。”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说。
而早在2005年4月,宁高宁甫一上任,中粮的经理人领导力培训便已展开。各级领导身先士卒,纷纷走上讲台。“战略十步法”、“五步组合论”,宁高宁像个热情洋溢的导师,不断发明出一些新词汇,当然,其鞭策性也绝不含糊。首先所有语言统一,这包括对类似毛利率、利润等各种关键词语的设定,甚至包括汇报格式,而对于各种中粮的弱项细节,他都会问得很具体,倘若准备得不充分,被问出一身冷汗是不可避免的。
“走训”,也就是边走边看,在实践和调查研究中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并解决问题,也是中粮的一大特色。在对经理人专业能力培养中,同样绝不压制,把选择权交给经理人自己。
以做预算为例。以往中粮也年年做预算,难免讨价还价,下任务的说要求一年赚8000万,领任务的一定会要求改成6000万。那好,索性将战略交由领任务的自己做。没完成?没关系,只要是按工作计划去做的就好。大幅超额完成?也不用太高兴,那证明自己的预算做得相当不靠谱,对业务不了解,也对自己的潜力没有把握。
结果是,如今大部分经理人做的预算都慢慢提高了,大家会去仔细研究,找很多方法来看要实现预算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其实,这正是专业化能力提升的表现之一。
当然,更显见的手法是对中粮经理人的培训。不但学习通行方法,更形成为自己量身定做的理论体系,且不断推进创新。实事求是地说,在这一点上,中粮之专注与专业,绝非多数中国企业所能比。
2008年,在进行了4年经理人领导力培训后,宁高宁发现,这还不够,因为缺乏中粮特色。尤其是,到2009年,全产业链战略提出后,中粮的业务由B2B更多转型B2C,为经理人的能力转型提出了新要求。也是这一年,中粮从集团300多名副职经理人中选出26名全产业链后备人才,参加了颇具盛名的美国DDI(智睿咨询有限公司)的人才测评。结果让迟京涛大吃一惊。
“一共测评6种能力,其中,我们这26个人制定战略的能力,和DDI全球数据库中的一把手相比,基本不差。这证明我们的团队学习方法卓有成效。正是在团队学习中,副手也参与制定战略,形成了良好的战略领导力。”
但是,此次测评中这些副职们对于其他几种能力,如:创造以客户为导向的文化、研发创新、组织团队、品牌管理、协同作战等方面,表现并不理想。而这些,恰恰也都是打造全产业链中至关重要的能力。
痛苦摸索之后,中粮自己的领导力模型于2009年正式出炉:高境界、强合力、重市场、3大纬度、9个要素。(见图表)围绕这个模型,开发针对初级领导者、副职、高级领导者,以及针对工厂等各层次经理人共七个类型的培训课程。每个类型的指向都十分明确。比如:晨光班,解决的是从副职到正职转型的难题,打造领军人物。培训长达8个月,6个模块,两个团队学习课程,每个模块集中上课4天,团队学习课是董事长和总裁布置题目,董事长听汇报,由董事长考核。这些领导力课程完全由中粮自己开发,每个来培训的教授、专家必须按照中粮的价值模块设计课程。
如今,这一模型已成为中粮经理人的测评依据。不过,不要担心中粮经理人是否能承受这一重大转变。因为测评运用的是战略研究法,更注重观察行为,且评价结果不和奖惩挂钩,目的非常明确,只为人才发展,给反馈和建议,由此希望促进经理人提升领导力。
正是运用战略以及专业能力的培养,宁高宁塑造出极其鲜明的中粮组织性格。据说,国资委来考察,随便找一个员工,感觉“说上三句话就知道这个人是中粮的”——当然,在这个组织性格的塑造中,不可或缺的还有企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