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领导力 > 正文

如何在变革时代淬炼领导力?

2011-10-27 14:43来源:价值中国作者:陈建宏字号:小

  问:我们了解到卓越领导力学院致力于为中国的领袖群体指出一条通往世界级领导力的发展之道。首先,请您介绍下卓越领导力学院的情况,你们为中国的领袖群体构建怎样的领导力培育体系?

  陈建宏:让我们先从“水盆与毛巾的故事”开始,这个含意讲的是犹太人故事中一个关键人物,耶稣在被钉上十字架的前一夜所发生的事,后来成为现代管理学与领导学的重大概念中。祂把自己的十二个门徒找来,并帮他们一一洗脚。刚开始,大家都非常吃惊,觉得不可思议。因为洗脚在当时是仆人的工作,耶稣就说:我不帮你们洗脚,就代表我们“无分”。当即就有门徒表示,我不仅要洗脚,头也要洗。其实,我们这里讲的并不是事情的表象,也不是宗教,而是领导人的真正精神与信念--有一天,我们也可以像耶稣一样,用这种精神去服务身边的人。这种精神就是领导力的基础,也是“公仆”概念的源头,要求领导者首先要自我修炼、自我领导,服务他人,才能建立内在信念的真实成长与价值扩展,进而超越外在的多变环境与局势。

  目前,国内的领导力培育体系,关注领导者自我修炼的凤毛翎角。大多仍以管理技能与领导技术为主,并未触碰真正领导力的核心。故此,我们也花了很多心思参考国外最前言的领导力发展架构,从自我领导的角度开始设计。在卓越领导力学院培训体系中领导者的自我修炼是一切领导力的基础,这是最重要,也是一般人最不愿触碰的地方。这也就是我们最初设计领导力学院架构之时,会从领导自我开始,然后才是领导他人与组织。当领导者把自我领导放在首位的时候,他就会重新审视自己的情绪、品格、态度、内在动机、特质,行为与价值观等,会更花心思地去理解和追求这些方面。当他开始关注这些事情并付诸行动的时候,不代表他一定会成功,但反之,他一定很难成功。领导就要先自我认识,自我纪律与自我领导开始。这也完全符合第五项修练中学习性组织的发展与从优秀到卓越所谈到的第五级领导者产生的观点。

  林永青:正如陈先生所说,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领导不了,何谈领导他人。一位合格的领导者,首先要懂得付出,如果处处小心,害怕吃亏,那么他是做不好领导的。

  刚才陈总举的例子很有深意,也让我联想到了使命,使命的英文单词是“mission”,它与传教士的单词相似“missionary”。我们暂且不考虑一个人是否是基督徒,但这样的观念是可用的。例如牧师是“minister”,它与部长的英文单词相同,我们也可以将其理解为当部长的人,首先要把自己当做是人民的公仆。这都是一些很有趣的例子,所以我也推荐现在的年轻人多学各种语言,你会从中领会到很多不同的文化和知识。

  陈建宏:确实如此,从一个字的字根、部首,我们都可以追踪到它的文化溯源,其中包含了先人的智能。时间累积了是最宝贵的东西,我们就更应该吸取前人经验,避免犯雷同的错误。尤其是想要当好领导,我们就能从中找到历经检验的智慧方法。

  问:从领导者的角度讲,为什么现代人比过去的人更需要注重领导力呢?

  陈建宏:这是产业变迁所致。就像50年代的产业发展,注重的是产品品质,到70年代,德鲁克先生把管理理念大量的发掘出来。所以,一个成功的组织,不仅要有好的产品,而且组织的管理技术也要十分精通。到后期,我们发现管理技术其实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但追根究底,都是“人”的问题、“人的领导力”是核心问题。一直以来,我们都在不断地摸索,到底什么才是管理一个公司最行之有效的领导力,正因如此,领导力的教育近年来才越来越被看重。

  说到什么才是领导力,我认为,领导力是一门学科、一门艺术。上世纪30年代以来,人们更多是在做领导者特质、行为的研究,当时的西方研究者认为,最适合当领导的是:白人、哈佛毕业生、外向、高大,决断力强……后来,还衍生出了行为论、风格论、情景论、价值论等。我觉得,领导力是与领导者的价值观、所处的情境有关系的,并且非常认同PeterG·Northouse的一句话:领导者是一个人影响一群人来完成共同的目标。影响力是领导力很重要的一个元素。但不够完整,影响力有正面与负面,对组织发展影响巨大。

  RichardDaft曾说过,领导力有六个很重要的部分:好的动机、持续的改变、共同的目标、塑造核心价值与品格、影响力、有跟随者等。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