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入式广告一直被视为隐性广告,让受众在接受内容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影响,在没有感觉到强烈商业气息的情况下,轻易卸下对硬性广告的抵触和防卫心理,这也一直是植入式广告被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但是,我们在今天的植入式广告中,已经慢慢发现,“隐性”已经不能够作为植入式广告的本质了,原因如下:
1.消费者已经熟知了植入式广告,受众都知道了这是一种广告形式,有植入式广告的电影上映,就有普通消费者发帖子一一罗列其中植入的产品和品牌。因此,植入式广告已经不能被称之为“隐性广告”了。它只是把广告信息与内容充分融合,只要融合得贴切、自然,不破坏内容,甚至可以为内容锦上添花即可。
2.植入载体内容也来源于生活,没有植入反倒不符合生活本来的样子。比如,影视剧中人物的服饰、生活用品、食品饮料、交通工具等没有品牌是不符合生活常理的,人物出现的环境、场所也经常是确有其地的,只是有些是主动行为,有些是被动宣传而已。植入式广告的出现,可以被视为生活原生态在植入内容中的原本展现,只是多给了一些时间和出现频率。“在真实生活和纪录片中出现的品牌要远远多于电影中出现的品牌。有趣的是电影往往低估了品牌在我们生活中的影响。”
3.“显性植入”已经成为植入式广告的一种创意手法。比如《疯狂的石头》中的宝马,以流传比较广宝马“别称”——“别摸我”出现在剧中人物语言里;这部电影中的尼康相机只出现了一次印有品牌标识的镜头盖,以导演有意安排的认错牌子的话出现,“耐克,耐克也出相机?”契合影视剧本身的无厘头风格,这样的植入并不显突兀,反倒更容易被接受。
电影《少数派报告》开头街边大屏幕完整播放了一则凌志汽车的广告,这样的实例在冯小刚的《手机》中也有出现,伍月收看严守一的节目,痛苦地流出眼泪的时候,剧中电视上正播放着广告语为“沟通从心开始”的中国移动的广告。这种方式符合生活实际,如果能做到与内容完美对接,也堪称“显性植入”的一种创意手法。
当然,植入式广告仍旧希望在不干扰受众接受内容的情况下感染受众,“隐”依然是很多植入式广告追求的境界,强调和内容的契合以及不对内容造成负面影响。但是,随着植入式广告的发展,“显性植入”也越来越多,或以幽默取胜,或唯有“显”才吻合生活。
植入式广告新趋势背后有很多影响性的因素,特别是在今天的创意产业背景下,各产业之间的联合日益频繁,相互借助各自的优势资源,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植入式广告是无形产品之间的融合,让广告成为植入载体内容的一个重要部分,和内容一起展现给受众。植入式广告所依托的内容也多倾向于娱乐性的内容,娱乐是21世纪生活的决定性概念,娱乐产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论是在海外,还是在国内,整个社会的娱乐化发展已经是大势所趋。”植入式广告让娱乐和广告的界限逐渐消失,为广告开拓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随着植入式广告的发展,许多广告集团纷纷涉入此业务,成立专门的公司,如WPP的MindshareEntertainmen和Publicis集团Zenith Optimedia、WPP'sMindShare以及奥姆尼康集团的Full Circle Entertainment。2002年,澳大利亚人安东尼·迪佛创办了植入式广告奖,每年举办一次。洛杉矶甚至出现了一家专门负责联络电影隐性广告的公司“拍摄它”(Feature This)。植入式广告市场的不断扩展,预计2010年将达140亿美元。关注其发展过程中的新趋势,才能让植入式广告生存得更好。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植入式广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