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刘积仁博士手持iPad站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软件合作洽谈会的演讲台上,开始了他的演讲。
这不是这家中国领先的IT解决方案与服务供应商的简单业务延伸,事实上,刚刚过去的2010年里,在中国北方城市唐山和最南端的海南省,东软几乎倾其全力将“健康城市”概念落地;而在四川都江堰之后,包括江苏苏州等多个城市也将迅速进入东软展开的“云健康”。
这似乎和之前我们印象中的东软有所区别,这家中国最大的IT解决方案提供商,现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向全国推开的医疗信息化解决方案中。
东软产业格局的调整正在全国,甚至全球加紧调整——“国际化、创新基础上的‘软件+服务’,会是以后几年东软呈现给世界的新样子。”刘积仁向记者表示。
“云健康”
“既能监测个人身体信息,也能避免医院间重复检查的资源浪费,更重要的是,建立一个地区的居民健康数据档案,并帮助相关部门合理分配资源,以便科学决策。” 这是刘积仁对这一城市健康计划平台建设前景的构想。
事实上,由于国民经济水平提升和新医改刺激拉动,加之高成本投入的特点,近几年,基于IT技术的医疗信息化已经成为大富豪的游戏,包括微软、IBM、用友、方正等国际和本土IT公司纷纷加入,市场竞争十分激烈。
但不同于微软、IBM等软件公司目前在这一领域中与医院合作的信息化模式,刘积仁坦言,东软有更大的野心——“我们希望是把整个城市纳入到这个系统里,而不只是医院。”
按照刘积仁的设想,随着云计算技术环境的逐步成熟,把云计算技术运用到城市居民的健康监测上,终端感应设备可以很多样,比如手表、计步器、手机等等,利用物联网技术监控居民的体重、血糖、血压,计算食物和运动消耗的卡路里,把个人的信息传到后台服务器,提供远程健康指导,“通过这种运用,让更多的人更健康,少去医院,我们把这个叫做健康的‘云’。”他告诉记者。
东软希望,这种基于ICT(信息、通信和技术)的新模式,能迅速成为其未来发展的新支撑。
东软高级副总裁卢朝霞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2010年末,东软在全国医疗卫生领域已经拥有5000多家医院客户,在国家付费的社保客户拥有50%以上的份额,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而今年1月,宣布对握有大量一线优质医院客户的北京望海康信科技73.14%的股权进行收购,东软进一步巩固了其在中国卫生信息系统的客户资源优势。
目前东软正在海南、唐山、郑州、沈阳等地推进数字化健康城市建设进程,大概有600家较偏僻的县级医院,连接了诸如广州、上海、北京的三甲医院。
“我们认为这个行业才刚刚开始,随着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更加完善,在整个医疗体系改革中,我们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刘积仁说。
“不是通过建设更大的医院、投入更多的医生来解决现有的医疗问题,而是前置到老百姓的健康管理与服务领域,通过整合现有的资源,在节约资源的同时,也使优质资源尽可能向欠发达地区倾斜,这是我们觉得很骄傲的事情。”刘积仁表示。
“黄金时代”
“中国软件业的黄金时代即将到来。”刘积仁说,“如果说过去20年里中国软件业处在一个不断磨炼的过程,那么未来20年将是中国软件业爆发性成长、产生奇迹的20年。中国的软件业将变得更加有规模、更加成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将成为整个中国创新转型最重要的驱动因素。”
由于涉及领域众多,东软被外界也定义颇多,但未来几年里,东软将努力给自己打上“创新”和“国际”的清晰标签。
“核心技术、专利和品牌,这是东软持续发展的动力;同时,我们也希望成为一家新兴跨国公司,成为中国在软件与服务领域可以成功跨国经营的企业,成为一个世界级的企业。”刘积仁谈道。
过去两年中,除了逐渐巩固东软传统的国际市场——日本市场的优势地位外,东软同时通过并购和合作等方式,完成了在芬兰、德国、罗马尼亚、美国、中东等国家和地区的全球化研发、销售和服务网络的布局。
对于未来5年,刘积仁透露,东软的国际和国内的业务至少是各占50%,其中海外业务部分,原有的外包日本市场和新兴欧美市场比例,也将调整至各占一半的格局。
他表示,东软未来的发展模式会更加关注于垂直领域,将在相关的行业深入进去,从B2B向B2C转型。
东软未来的业务方向将是软件加服务,但是、这两个方面的能力是要靠创新来拉动。
“所以你可以定义东软的未来是一个创新型的企业,它所有的行动、所有做的事情要靠创新来拉动。有更好的技术支持创新方案的产生,服务是我们的未来,没有服务,客户就会担心,企业的产品就会没有生命力,这是我们的业务框架。”刘积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