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片二 空降兵 袁伯银
空降的落地要领
袁伯银从百安居空降到万科,对于他这个从外行业过来的空降兵而言,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不能生搬硬套。
袁伯银似乎从学生时代起就很清楚自己的职业生涯要走向何方,考进清华后,觉得“力学”是个基础学科,于是决定不以力学为职业,而是“利用学校这个平台,充分地改造自己”。
大学毕业后去了江苏的外贸公司,干了将近7年时间,被提拔了5次。之后被选派去香港华润集团工作,一脚迈进零售业。
之后百安居进入中国,觉得加入这种在中国战略还未成型、有无限发挥空间的企业不错,加入了百安居,又受邀加盟万科。
对于职业生涯的发展,他一直充满了愿意尝试的激情和希望做成事的干劲,这也是万科相中他的精神层面的原因。
尽管去百安居和万科都属于空降兵,但空降的要领明显不一样,“前者还在创业初期,你去了就是大将,很快领兵出征;后者团队已成熟,你得努力融入,争取大家接受你,支持你,然后才能成事。”
着陆准备三二一
“空降兵的融合在一般情况下来说,要注意四点。第一,空降兵一定要有本事,要知道落地的地方是水面还是树林,根据不同的地形做出合适的判断;第二,环境本身要能够接纳,不然地上插满了刺刀,你也落不下去;第三,落地之后如何再进一步成长;以及对我们这些从外行业过来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一条——你不能生搬硬套,不能照搬原公司的管理经验和套路。”袁伯银说。
袁伯银在调到深圳总部前是在上海万科分公司,回顾那段空降,袁伯银觉得一个职业经理人从空降到发力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蜜月期,就是大家看我很好,我看大家也很好。“这时期更多是处于一个学习了解万科的状态里,看看我能给万科带来哪些附加值,在那个时期我对公司的实质性业务接触比较少,更多的是看有没有什么地方是管理的盲区、什么事情没人做、没人管理、什么工作是原来大家没想到的,我更多的是做补台的工作—你想在你加入这个公司之前它就在运转,做得也不错,凭什么你来了一定要改这个改那个呢?”
第二个阶段是亲自动手的时期。作为一个外行业加入者,如果公司一切运转正常,这个时候手伸得太长的确不太合适,袁伯银刚好赶上房地产市场发生剧变,公司也在经营管理上暴露出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这个时候作为空降兵,应该抓紧时机深入地抓问题,当然集团对我的支持也很大,同意让我这个外行业人去管地产的三个核心部门:设计、营销、成本。”
到了第三个阶段,就是回归本位和全面发展时期。“总经理要去更多地抓项目发展,抓创新,抓外部关系,抓团队融合,把抓上路的专业部门再还给副手们,重新回到总经理的职能位置上。”这也是袁伯银干得最开心的阶段。“我在万科时间不长,将近三年,可我经历了房地产的一个循环:2007年房市大涨,2008年一下子跌到了谷底,然后2009年又开始复苏,基本上经历了房地产的全周期,对于从外行业来的人来说,最好的事情莫过于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