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科职业经理人的素养在业界一直备受称道——
因为他们兼具创业者对企业那份家国天下的事业心,和职业经理人的恪守、专业、分寸。
也是由此,也许该给他们“事业经理人”这样一个新称呼更为妥帖吧!
在他们之中,解冻、袁伯银、王蕴、韦业宁好比四张切片,分别代表了经理人在万科生根发芽的四种形式:
老高管 公司侏罗纪时期就加入并成长起来的人物
空降兵 企业已有相当规模且来了就是高管
新鲜人 大学出门直接入了公司的门
程咬金 半路杀进并有过其他工作经验
他们每一张抽出来都可以成为万科的一部很典型的“事业经理人”断代史。
万科的经理人究竟是怎样的?
如何能在万科成长为一个事业经理人?
记者找来四张经理人切片,为你揭开这个谜。从他们四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如何在万科成长为事业经理人的墨迹。
执行副总裁解冻
他属于万科的“符号”人物之一,个人成长史与万科的长成史难分彼此。
副总裁袁伯银
他是万科“007计划”从百安居挖过来的宝,绝对的高管空降兵。
建研中心助理总经理王蕴
大学毕业进公司,是万科一步步培养起来的好苗子。
《万科周刊》第九任主编、总裁办公室副主任韦业宁
他是职业生涯的半路杀进万科,一点点从基层成长起来的典型。
深圳大梅沙。在梧桐山和大鹏湾的山山水水之间,有一座横躺下来的“摩天大楼”简约诗意地栖居在几个绿草覆盖的小山包上。山包上的草毫无人工修剪的痕迹,正野蛮而又快乐地生长着,走近些才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山包”居然是入口,它通向这座大楼的艺术画廊、西餐厅、物业管理中心……这里即是深圳万科总部。
这座大楼的设计师除了鼎鼎大名的美国建筑大师斯蒂文。霍尔之外,还有另一位主要的设计师——万科万创设计管理中心经理胡劲松,“去年他因为这个大楼的设计得了专业成就奖,”万科执行副总裁解冻说。不过他表扬胡劲松的原因并非源于此,而是因为这个项目是个“政治工程”——“很多人都要对此发表意见,董事长、总裁、主管等会时不时提出一堆新要求,把握起来很难,一般人都被搞疯了。但胡劲松很牛,你让他改他不见得听你的,但最后出来的结果大家还都能接受。我最喜欢他的地方是他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好,有自己的原则和坚持,没有一下听这个人、一下听那个人的——接受了这么多年的专业教育,如果没有自己的见解,听谁都错。”
这算是描述万科事业经理人的一帧典型镜头。用解冻经常用来表扬下属的话说就是,“你不畏强暴,坚持自己的专业意见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