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咨询提供的数据显示,去年大中华区奢侈品市场销售额1810亿,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奢侈品市场。但“佛光”并未普照到国内奢侈品电商,自09年国内奢侈品电商扎堆上线开始,倒闭、未授权、亏损便一直与这个行业如影随形,奢侈品电商到了转型的时候了。
货源是竞争力短板
自2009年以来,国内奢侈品电商竞相绽放:唯品会、天品网、走秀网、第五大道、万表网、聚尚网、珍品网等奢侈品网站纷纷上线,而新浪、网易、京东、凡客等试水开通奢侈品频道,更有不少银行网站也来分奢侈品销售的羹。
然而,在奢侈品行业没有一丝经验,并且上游产业链被控制在他人手上的情况下,国内本土奢侈品电商网站的日子一开始就不太好过。这种尴尬不只让这些内地电商售卖的奢侈品来路不明,真假难辨,更让经营这些来源不明的奢侈品内地电商,随时面临成为被告的巨大风险。
业内人士称,国内电商所售奢侈品无授权已成为全行业的潜规则,国际奢侈品企业对渠道的管控一直非常严格,不轻易授权第三方网络渠道,主要通过直营店销售产品。这让奢侈商品成为网购的薄弱地带,也是奢侈品电商业绩一直难以有所突破的主要原因。
但如果国内电商网站能通过不断完善网站和积累人气而逐渐获得品牌信任倒也有云开见月的那一天。但是,来势汹汹的国外奢侈品电商恰恰以根正苗红的品牌合作优势让国内奢侈品电商毫无招架之力。
以国内知名度较高的Net-a-porter、Yoox和shopbop网站为例,Net-a-porter拥有超过十年的发展历程,本身就隶属于奢侈品行业巨头历峰集团;YOOX的定位是著名时尚品牌的全球网络零售合作伙伴,以同品牌官方合作开设网店为经营模式;Shopbop则背靠全球最大的电商平台亚马逊,与多为境外品牌的奢侈品商合作也颇具优势。
相比之下,内奢侈品电商大多如同山寨军,正规货源主要来自于海外的折扣商场、品牌零售门店、国内外的品牌代理商,以及向品牌商进货等,在进货渠道狭窄且不可靠的情况下,根本不能保证出售的货品质量,大部分都是作为“清仓货”的过季款和非热门款。
其次,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已经意识到国内高价和成本之间的落差,通过海外代购和赴海外购买奢侈品的数量日渐增多。方式灵活、享受海外的优惠价格且不需考虑关税的个人海外代购业务也如同蚂蚁搬家一样不断蚕食奢侈品电商的份额。
投身潮流电商蓝海
互联网用户群体的一大特点是年轻,有调查也表明国内奢侈品消费人群相较于其他国家呈现明显的年轻化。以个性和多元化为代表的年青一代在奢侈消费领域上的表现便是不再痴迷于那些高曝光率的奢侈大牌,他们更多地将目光注意在那些充满个性和独立色彩的潮流品牌上面。
事实上,对网络渠道购买金额较高的服饰产品接受度较高、并且又拥有相应购买力的消费人群大部分是潮流时尚文化的拥趸。相关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我国潮流产品零售规模已经达到2000亿,而这个市场相对于奢侈品电商更加年轻。
国内潮流电商的代表YOHO!有货在5月份对外披露了营收数据,2012年营业额已经超过3亿人民币,2013年目标突破5亿规模。从那些打入国内市场的电商网站上也不难看出,“轻奢侈”、“高街时尚”、“设计师品牌”一类的标签其实都在迎合年轻人的口味。
以通过微博平台在年轻网友当中获得不错影响的亚马逊旗下时尚网站Shopbop为例,几百个在线销售的品牌当中难以见到LV、Channel、Dior这样大众所熟知的奢侈品牌,取而代之的是那些在欧美拥有一定口碑的但价格相对亲民的高端时尚产品或者一些还相对小众的设计师品牌。对于本土电商来说,这样的品牌对于销售渠道的控制不会像知名品牌那样苛刻,出于尽快在国内市场推广品牌的考虑,它们选择合作的对象的门槛也相对较低。
一家原创潮牌负责人告诉记者,“潮流领域现在是小众市场,线上参与者还比较少,竞争格局现阶段比较清晰,整个潮流网购市场还是明显的‘蓝海’。”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奢侈品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