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练式领导与指导式领导相对,试图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来指导管理:以萨提亚模型为理论基础的教练式领导,假设每个人天生就具备了所有要适应社会的内在资源。问题本身不是问题,我们怎么样看待这个问题才是问题。这是一种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领导力。
一个人就像一座冰山,水面上浮出来的部分就是我们的行为,但行为受到观点、情绪、期待与渴望这四个因素的影响。想法、价值观或信念属于理性部分,但我们也同时受到感性部分的影响,比如情绪期待与渴望。管理学最常用的方法不是潜入水面之下去寻求改变,而只是在水面上进行单纯的管理行为。通常有两个方法:一个胡萝卜,一根棍子。教练式领导则潜到水面以下,通过改变冰山下的部分来改变行为。由内而外的改变更能够持久而有效。
教练式领导理论的模型假定,绩效=潜力-干扰。干扰包括行为、观点、情绪这三种盲点,会限制目标的完成。干扰就是盲点,使行为跟目标背道而驰。我们从水面下的因素着手,探索教练需求,最终目标是要回到水面上,如业绩翻番或人际关系改善等具体结果。教练式领导的实践过程中,我们通常从行为的策略开始,因为这个比较单纯。有时候我们还碰到这样的情形:明明知道这种行为不好,跟目标背道而驰,可是还会去做。这往往是因为他有一个强烈的观点。
有些人的问题,在行为策略阶段就能解决;如果没解决,可能就要改变其“观点”层面的看法。但这也未必奏效,因为我们还会碰到有些人其实道理都知道,但就是做不到。这个可能就说明有一个情绪的结,需要诉诸于情绪策略来解决。
找到恰当行为
教练式领导需要准确地识别出各种来自行为、观点、情绪的盲点和限制,有针对性地改进。这样做其实都是在改变一个模式。例如要让小孩子听话,如果使用的方法是唠叨,这就背道而驰了。教练式领导首先要帮助别人找到实现目标的正确行为,为了达成目标你采取了什么行动。这是为了扫清第一个盲点。
我曾经为一家企业的主管研发的副总做教练,他是一个聪明的人,反应非常快,专业知识也非常好。公司很器重他,很年轻就做上了R&D副总。但当他到了高阶主管的时候就发现一个问题:大家不喜欢他。原因就是在于他太聪明,反应太快了。别人跟他沟通往往带来一个挫折的感受。比如下属去跟他谈事情,还没讲完他已经说出你的问题是什么了,他的同侪也有类似这样的体会。
在这个案例中,这位副总缺乏的是倾听。有时候要给人家鼓励,而不要老是找出别人的毛病。但当我给他做领导风格测验的时候,测验结果显示他认为自己还需要更理性。我就问他为什么,他说这是帮助别人最好的方法,真理越辩越明,他都一直用这样的方式在帮助下属。然而他没意识到,虽然他的目标是要帮助别人,但如果用的方法不对,人家根本不敢接近他,就根本没有机会传授知识。所以一定要用恰当的方式达到你的目标(BOX1)。
避免僵化观点
僵化的信念造成了观点的盲点。一个房地产总经理从两三个人创业一直发展到现在一两百人。事业做到现在,他发现了一个瓶颈:营业额可以增长,但利润不够好。他认为原因在于整个组织的执行力不够。我作为教练,了解到这位总经理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是与人为善,言而有信。正是这个价值观帮助他把事业做到今天。然而,当事业成长到一个关键点的时候,这位总经理的观点僵化了,本来是助力的信念就变成了阻力。
为什么?我访谈他的下属时发现,总经理的“与人为善”发生了限制。这些下属说:老板讲话太间接了,从来搞不清楚老板对我的期望是什么,我做得好还是做得不好?因为他“与人为善”,很怕伤害别人。下属做不好事情,他也只是说“其实你在这方面做得蛮不错的”,一直在绕圈子,就是讲不出批评的话。虽然他意在批评下属,却让下属觉得老板刚刚夸奖了自己,这就是一种观点僵化的情形。
当别人有一个僵化的观点时,我们通常会说“这样不行,你这个想法是错的”。教练式领导则不同,它带着这样一个信念:每个人持有的观点对他一定是有用处的,这就是他过去成功的原因。所以要先去肯定这些观点,如果先否定,等于是在否定他过去所有成功的经验,他不能接受。要让他感觉到被理解了,改变才容易发生。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领导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