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推广困境
一、概念落地与产品混乱
一个行业的概念,必须要有切实的产品品质能够落地才会获得消费者的认可。有机农业的产品品类非常多,形态和形状又各异,产品的保质期又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域、气候、水质、种植的土地贫瘠、种植或养殖的过程又完全不同,从这个角度来说,要统一产品的标准相对很难。另一方面,有机农业产品和一般的农业产品又有何不同?最直接的证明则是需要提供给消费者更清楚的过程展示,才能让概念更好的落地。有机产品是怎样种植或养殖的?怎样加工的?这个过程和普通的产品有什么不同?从哪里可以证明有机产品的特点优于普通的产品?对消费者有哪些直接的消费利益点?消费后的消费利益点能不能立刻被消费者感知?这些有机产品概念问题的压力很多都压在了产品之上。例如有机鸡蛋和普通鸡蛋有何不同?养殖的过程是怎样的?食用后对消费者有何利益?这些利益是否可以立刻被消费者感知?能不能将这种利益的感知变成习惯性的粘性消费?
国外有统一的有机产品认证机构,如在美国的有机产品要贴上美国农业部的有机标签,农场必须符合一长串标准,包括禁止使用合成肥料、激素和农药等。目前国内则缺少能够直接证明有机产品符合标准的机构,即使有一部分非官方组织,其认证符合国际标准吗?其认证是否严格?其中是否存在夸大和水分?是否能够被消费者认可?还有被媒体曝光的虚假有机产品认证机构,这让消费者对有机产品这个概念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更成为概念落地到产品的最大障碍。
沱沱工社、乐活城等多家企业有自己的农庄,为什么?就是因为产品混乱造成的产品品质不可控导致的,更是为了将有机这个概念落实到切实的产品上,避免概念无法落地到产品品质之上的缺陷。
二、物流配送障碍
有机产品的品类涵盖了米、杂粮、油、鱼、肉、干货、蔬菜、乳类制品等不同的产品,从产品属性上就已经决定了很多产品品类的物流配送的区域不能太大。如米、油、干货等易于包装、保质期较长,区域配送即使跨度很大也不会造成到消费者手中会有很大的残缺、损耗、过期等问题,配送的时间也容易控制。但像乳类制品、蔬菜等生鲜产品,一是因为产品的形态问题,包装复杂且怕挤压等问题造成不易跨区域过大进行物流配送,二是限于保质期的问题更导致乳类制品、蔬菜、生鲜等品类更易本地化生产,再加上有机产品的种植或养殖不可能实现像其他易于标准化大规模的生产和加工,从先天上已经决定了有机产品更易区域化生产,而不适合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这更对物流配送提出了高要求。
目前已经有企业如老家味道将有机产品的生产、加工与物流配送分开,且商业模式上实现了独立的盈亏,但从另一个角度说,有机产品行业的品类限制使物流配送更注重区域性,如杂粮等易于储藏运输的产品适合区域跨越大进行配送,但蔬菜、生鲜等更适合本地化生产、配送,这对于保证产品的品质和消费者对于有机产品的高品质要求来说更为重要,也就决定了有机产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更高。
在物流配送体系上,有机产品行业又面临着如B2C生产型企业没有精力去进行物流配送投入建设自己的物流配送体系,渠道型的企业也大多都是委托第三方物流配送,这对于保证产品配送后的品质和配送的时间来说又很难让消费者达到更高的心理预期。而自有物流配送体系的有机产品体系,一方面要对产品把关,一方面又要腾出更大的精力来拓展物流配送业务,避免单独的物流体系因为业务单一造成盈利不足而失败,这对于整个企业的发展来说又会浪费很多精力。
三、消费者教育缺失
一个新行业或新产品,只有更快的缩短消费者的市场教育期才能更快的打开市场。由于有机产品在概念上容易理解,但在产品上就存在一些无法避免的认证、标准、品质之类的问题,后续的消费者市场教育自然难以快速推进,这给有机产品这个行业带来了无法避免的市场教育期拖后。
最为重要的就是,因为有机产品处于萌芽发展期,所有的有机产品企业又没有集体性的对这个行业进行大规模的广告投放等,进行消费者教育,有机概念也很难让消费者接受。如有机产品有哪些特点?从哪里可以证明有机产品的特点优于普通的产品?对消费者有哪些直接的消费利益点?消费后的消费利益点能不能立刻被消费者感知?种种市场教育问题导致了这个市场看似无限朝阳,却因为这种集体性的市场教育缺失造成了整个有机产品市场教育期的无限延期,这种延期,实际上将导致消费者的习惯性消费粘性化解的无影无踪,更增加了教育消费者的难度。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有机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