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终于来了。从《2012世界末日》公映起,大灾小震不断,持续挑逗人们脆弱的神经。冬天来了,资金流断裂,电商业界各种流言甚嚣尘上。拉手网和凡客推迟了IPO进程,一些垂直B2C网站、团购网站停业整顿或门大吉,死亡气息弥漫,资本抽身而退。在2011年,电商仍在规模和投资上实现了规模增长,2012年真的是电商的末日吗?
谁在囧途
近年来,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凭借其简单、快捷、低成本的优势,电商红遍全球。从当初的淘宝网得风气之先,以免费开店模式吸引广大中小卖家以低成本开店依赖,吸引了大量有创业冲动的个人,充分利用互联网低成本信息传播和新颖的营销手段,在淘宝网站上开店卖货。这一商业模式从颇受质疑到大获成功,聚拢巨量人气的同时,也给阿里巴巴公司带来滚滚财源。然而随着众多电商模式的市场化,进场企业的数量日多,门槛渐高,各项成本也在节节攀升。盈利能力渐成电商的难解之谜,在热闹的市场背后,如果减掉物流费、营业成本、退货成本、营销成本等,多数电商的结局只能是亏损,从亚马逊开始一直到现在,几乎所有的电商公司还没有规模化的盈利,表面繁荣实则浮躁,让电商们一片茫然。
纵观电商的2011年,上下半年确实经历了冰火两重天,过山车般的体验让电商们苦乐交加。尤其是行业下半年,的确是一个“多事之冬”。目前已有多家电商不是停业倒闭、高管离职,就是IPO未果、融资锐减等等,状况频出,负面消息漫天飞舞,不断发酵和挑逗着业界的神经。一些电商大佬们的掌舵者都发出了悲观的言论,乐淘CEO毕胜和京东商城CEO刘强东相继发出“骗局说”和“黑暗论”,认为电商目前的局面糟糕透顶,长此以往难免失败,这种论调更是加剧了业界的失望情绪。毫无疑问,现在的电商们“鸭梨山大”,创业者越来越大的压力,让行业也出现了一些动荡。尤其是支付、物流、配送和仓储服务等方面,由于电商生态环境中的诸多不配套,不仅让电商们拧巴,使用电商的人同样也很纠结。
资本还是效率
低价策略是电商前期发力的重点,多数时候属于赔本赚吆喝的热闹,但电商整体规模和增长都实现了超量发展却是不容否认的事实。2005年,PPG率先开创了国内网上服装直销模式,产品依靠OEM代工,销售依靠呼叫中心,以超低成本对业界发起了颠覆性冲击,其“轻公司”的模式让业界眼前一亮,2007年更是获得了年度最佳商业模式奖。然而仅仅在两年后,PPG就出现了被法院冻结银行存款并 搬走剩余物资的窘境。这种策略和发展也受到质疑,但由低价所带来市场份额的快速提升也使得如京东这样的公司快速扩张,也使得资本更加青睐于这样的市场增长股。这两年几乎是所有电商们的快乐时光,融资相对容易,烧钱速度也令人侧目,网络上到处流传着各类传奇和神话。
时间能给出最好的答案,一味烧钱,没有效率,没有盈利的公司注定将是昙花一现,资本的逐利性会一个个清算他们。在早期的B2C领域的企业家,多成长于网络环境,“电商”里只看到了“电子”,却忽视了“商务”,缺乏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硬性支撑,更是缺乏对品牌的深刻升华。虽然说前期电商关键的竞争是价格战,但别忘了,价格战表面上是资本战,实际上却是效率之战,资本投入真金白银,注定是要获取回报。过分重视广告会给财政危机埋下导火线,过分轻视产品链则必将为供应管理所困,神话和传奇注定不会长久。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电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