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复星:多元化巨头的“巴菲特”式转身

2011-12-05 09:59来源:新京报字号:小

资本魔力

    1998年,复星实业上市,郭广昌认识到资本魔力,此后他寻找各种投资机会,打造出复星发展模式。复星实业作为上海第一家民营企业上市,这也是复星系第一家上市企业,募集资金3.5亿元。郭广昌认识到资本“四两拨千斤”的魔力,此后他寻找各种投资机会,通过股权投资参股或控股一家公司,再以此为基础向外扩张,通过推动这些企业早日上市,实现了资产的几何级数增长,这就是复星的发展模式。

    复星在保健品的失败中并非一无所获,郭广昌等人意识到,失败缘于对保健品行业的商业模式了解不够透彻,同时缺乏人才储备,执行力不够。而在进入一个行业之前,要经过充分调研,考虑项目底线,进入之后如果“此路不通”就及时退出,这也成为复星日后投资不同行业的准则之一。 此后的复星顺风顺水,以至于被媒体称之为“复星神话”。这一切得益于复星“舞步”对政府节奏的精准合拍。即“持续地发现投资机会、持续地优化管理、持续地对接资本市场”。

    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医药分销体系改革,政府允许民间资本参与药品分销,复星在这一背景下进入医药领域;1998年中国停止福利分房政策后,复星成立了复地集团负责房地产业的开发投资;2002年、2003年复星抓住了大上钢铁的机会;2004年金价极低的时候,复星投资了招金矿业;2007年正是矿价疯涨之际,复星成功收编海南矿业……复星主要业务板块——医药、房地产、矿业、钢铁、零售——都恰好踩准了最佳时点,在这些行业刚刚向民营资本敞开之际,或者这些行业刚刚从谷底开始上行之际,复星恰到好处地进入,发展,壮大,上市。复星被认为是借助两个大势进行投资,一是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二是大部分行业的增速高于GDP增速。汪群斌一语道破复星多年来投资项目的不败“秘诀”:“第一要看行业,行业本身是否有比较高的成长性,其中一个重要标志就是行业增长率是不是高于GDP。”

涉险幸存

    2002年、2003年正是固定资产投资热时期,复星也是享受到这种“投资快感”的企业之一。从2001年年底到2003年,复星集团及子公司、关联公司在钢铁、地产、零售、医药、金融等多个产业领域进行了一轮密集性投资。复星在那三年的投资包括:2001年——收购豫园商城13.3%国有股权(2.34亿元);2002年——投资建龙(3.52亿元)、进一步收购豫园商城6.8%股权(1.19亿元)、投资德邦证券(5.01亿元);2003年——投资宁波建龙钢铁(8.25亿元)、合资成立南钢联(16.5亿元)、投资国药控股(5.03亿元)等。及至2004年,复星集团属下已经有复星医药、南钢股份、豫园商城,以及在香港上市的复地集团四家上市公司,并间接参股多家公司,一个投资控股集团的格局初具形状。

    2002年、2003年投资过热后,国家收紧宏观调控,2004年,德隆系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坍塌,复星也被推上风口浪尖。因国家忽然收紧宏观调控,德隆系因资金链断裂轰然坍塌,当年出问题的还有农凯系、科龙系等,这些企业均曾在资本市场上纵横一时。同样作为民营资本运作高手的郭广昌也成为众矢之的。复星频频被用来与德隆系作比较。复星此时做了三件事。“第一、外界怀疑我们的竞争力,我们请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来做了一份竞争力报告;第二、外界担心我们资金链和资产状况,我们就请国际会计事务所安永做了一份全面系统的审计;第三、我们把公司情况和利益相关者做了充分的、透明的沟通,和银行、和政府、和社会各界。”汪群斌说。安永的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6月30日,复星集团总资产达到331.3亿元,负债总额228.17亿元,集团资产负债率为68.88%。复星公开承诺当年将资产负债率降低到60%。

    账本的公开有助于外界对复星重拾信心,而稳健的投资风格又一次助其渡过难关:资料显示,整个2004年,复星集团从银行及其他财务机构那里借贷的现金净额仅为8.01亿元,相比2005年、2006年这个数字复苏为37.65亿元和39.21亿元,2004年的借贷净额透露了当年复星处境的艰难。所幸当年复星钢铁、房地产、医药三大主业保持了成长与盈利,盈利额分别达10.71亿、5.15亿和2.19亿元。复星有惊无险,顺利过关。

融资还债

    在2004年后的两年里,复星收缩战线,并紧锣密鼓谋求整体上市。2007年7月复星国际香港上市,融资128亿港元,是港交所当年第三大IPO。当天复星国际总市值超过646亿港元,郭广昌持股市值近300亿港元。这次整体上市又一次“十分及时”,因为就在2006年,复星出现经营现金流量赤字7.26亿元。公司融得资金将有40%被拿去还债,出售20%的股本换回宝贵的现金,满足了各业务板块持续发展的资金需求。

    复星对自己的定位也悄然转化,最初通过多元化产业投资,复星由“制药大王”到“地产巨擘”再到“钢铁大亨”,成为中国企业多元化投资的代表;但从这一年开始,复星开始向投资集团发展,郭广昌提出了新的业务方向——战略投资与金融服务,更好地与基金、资本结合投资产业。当年复星集团成立了第一个集团直属的私募股权基金管理公司复星创富,开始了股权投资+产业投资的方式。随着私募股权投资越做越大,复星创富、复星创业、复星谱润等团队构成了庞大的私募股权平台,甚至出现了争夺同一个项目的数个投资团队都同属复星系的现象。而郭广昌对“自家人抢生意”一事并不在意,他用“郭氏赛马”理论解决这一问题——好马是靠赛出来的。

    2009年,复星又走得更远了些,开始尝试资产管理,当年11月复星旗下的复地景业成功募集了5.5亿房地产投资基金。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