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星集团董事长 郭广昌
要学习巴菲特,更要学习李嘉诚,郭广昌的复星巨舰会驶向何方?
20年前,郭广昌辞去复旦大学团委的“铁饭碗”,开始了骑着自行车满大街做问卷调查的创业生活,当时的他也许自己都没有想到,若干年后可以成为登上福布斯财富榜的最年轻的中国富豪。
在2012年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全球富豪排行榜上,郭广昌以24亿美元的资产,位列521位。即使已经是100多亿美元的身价,他依然是最初的那一副典型浙江男子的面孔,高额头、高颧骨、瘦长脸,但在一副眼镜的背后,却一直是目光如炬,像一个无声无息潜伏在草丛中的猎手,随时等待着猎物的出现。
作为复星集团的董事长,郭广昌的猎物,就是一个个有价值的投资项目,从医药到地产再到钢铁和商业,猎手都在合适的时间抓住了合适的机会。如今,猎手比以前更忙了,因为作为定位越来越清晰的投资集团,复星已经开始关注资产管理与全球投资。
创业热情从商业传奇中诞生
见过郭广昌的人,都很难将其与一个旗下拥有多家上市子公司的投资大鳄相联系,瘦削、文雅而温和,看起来缺少一点北方企业家的霸气,但事实上,郭从小就对哲学和一些商业传奇很感兴趣。
上初中时,他就读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从此便更加着迷哲学这回事,当时学校还有一个小小的图书室,有很多记载浙商历史和打拼经历的史料,郭广昌往往在图书室一泡就是几个小时,对浙商的故事更是熟记于心,也许,正是这些书在他心中种下了对商战智慧的热爱。
1985年,郭广昌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虽然事后他曾经多次引用《围城》里的那句话,说学哲学等于跟没学差不多,但哲学带给郭广昌的,是思维方式的革命,这样长于思辨的思维,也成为整个复星集团的灵魂。
不过,大学毕业后的郭广昌,并没有直接进入商海,而是在学校团委过了几年的安逸生活,但浙江人与生俱来的商业敏感常常让他感到不安,最终在1992年与梁信军等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注册了广信科技咨询公司,开始做起了咨询生意。
在不足15平方米的小房间里诞生的这家咨询公司,就是复星最早的雏形,当时,公司最值钱的家当,是一台386电脑。为了跑业务,郭广昌不得不经常骑着一辆28寸大横梁自行车穿梭在上海的大街小巷。
不过,也就是在那一年,25岁的郭广昌掘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通过为元祖、太阳神、乐凯胶卷等公司做市场调查报告,到年底,公司的账目上就存了整整100万元。
1993年,广信更名复星,毕业于复旦遗传工程系的复星“五剑客”中的汪群斌、谈剑、范伟也在这时陆续加入,公司的业务重点,也逐渐转向以基因工程为主体的现代生物医药。随后,也正是一种新型基因诊断产品——PCR乙型肝炎诊断试剂的问世,为复星赚到了第一个“1亿元”。
可以说,在为复星赚下第一桶金的咨询、医药等业务中,能说会道的梁信军以及拥有一技之长的汪群斌等人的作用功不可没,而在之后复星转入多元投资后,郭广昌的“眼光”,才逐渐崭露头角。
1994年,复星进入房地产业,2002年涉足商业零售业,2003年进军钢铁业、证券业,2004年屯兵黄金产业,2007年投资矿业。令人羡慕的是,其所涉足的每一个产业投资,都被认为是正好踩在了中国经济的步点上,在合适的时间做着合适的投资。
深谙哲学思辨的郭广昌将其总结为反周期而动,“投资是在跟自己的人性作斗争,这个人性就是贪婪,当别人都非常紧张的时候你可以勇敢一些,当别人都觉得很想买东西的时候你要更慎重一些。”
在选择投资方向和项目上,郭广昌的确有绝对的发言权。在复星集团的普通员工看来,郭平时说话不多,但思路却非常敏锐而且有前瞻性。不管什么项目,在进入尽调阶段后,郭一般都会参与项目的投资决策沟通会,虽然在会议上发言不多,只会偶尔提出一些问题,但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下属没有想到也难以回答的。
从2003年开始,复星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了几场以小吃大的收购秀,很多也都抓住了行业周期的低谷。比如投资招金矿业时,黄金价格还停留在400美元,2005年招金矿业香港上市后,金价已经飙升至600美元,作为第二大股东的复星,投资价值增长了10倍;同样,在购买海翔药业时,复星只投入了不到3000万元,两年后在A股上市,投资回报增长了11倍。
而复星的产业并购也体现了中国哲学中“循序渐进”的思想,所有并购几乎都沿用了逐步控股的办法——先参股,然后控股,再到绝对控股。这种模式的好处是使得目标公司在合作过程中逐步加深了解和信任,从而有利于最后的整合。
在广度与深度中寻找平衡点
通过产业与资本的结合,让复星在短短的几年内资产迅速膨胀,旗下共发展出上百家公司,以及多家上市公司,涵盖了医药、钢铁、地产、零售等四大领域,当然,这也一度引起外界对复星过度多元化的质疑。
对此,郭广昌曾对记者指出,一家公司同时涉足多个领域,也可以在每个领域都做得很专业,“外界都说综合类企业爱冒险,其实复星与很多企业相比,是很保守的公司。我们投的每个项目,一定要知道产业风险的边在哪里,要知道最大的损失在哪里。”
郭广昌指出,复星一向坚持长时间研究后的稳健投资,对整体环境、行业、企业做持续的研究,从行业中筛选出超过中国GDP增长速度的少数行业,并在这些行业当中,持续跟踪已经成为或者有潜力成为前十强的企业,在跟踪的基础上,再把握最佳的进入时机,争取较低成本的介入机会。而对于想投资的企业,复星都会关注企业盈利的能力、团队的竞争力和资源的竞争力等几个考核指标。比如,对海南铁矿的投资,复星从关注到签署合作意向书就用了将近四年的时间。
一位接近郭广昌的人士也告诉记者,郭做事有魄力,但绝不是莽撞之人,比如打德州扑克时,即使摸到手中的牌已经很理想,郭也不会将全部的筹码押上,最终的结果自然是不会大嬴,也不会大输。
这样的性格,也直接影响着复星的投资理念。在多元化与专业化之间,在整合机会与控制风险之间,郭广昌带着他同样年轻的管理团队,一直努力地寻找着平衡。
复星的一位投资经理告诉记者,一个项目要不要投资,复星的标准有两条,一是从产业角度看,企业从事的行业、开发的产品有没有机会做到前三名,二是企业是否拥有国内一流的团队,去实现经营目标,两者缺一不可,否则再好的机会他们也不做。
而在每投资一个企业前,都需要先拿出一份针对该企业的资本运营报告,此外还会收集一份行业分析师与行业专家所做的行业趋势研究报告,一份投资团队所做的投资论证报告,以及人事、财务、审计、法务四个部门所做的风险以及对策报告,这四份报告是复星的投资决策基础。
发现机会后,更难的则是后续的管理和整合。一般复星对投资控股企业至少要派两个人——财务总监和监事,有条件的话还会派个管法律和管公章的法律总监或办公室副主任,而对于原有管理层,复星一般会通过让管理层持有部分股权的方式达到整合和激励的目的。比如复星投资南钢后,南钢大大小小600多个员工都成了公司的股东,经营者持股暂时无法推行,便采取相应的中期激励方式。
当然,在众多国际多元化投资控股巨头面前,复星依然还算是一个学徒,郭广昌对此也非常清楚,他不止一次在内部对几个世界成功的多元化公司进行过总结,并希望复星能够取所有前辈的长处,柔和之后形成自己的特点。比如要学习GE的前三名战略,学习他“让大象跳舞”的灵活机动的管理哲学,也要学习巴菲特的价值发现、组合投资的精神内核,更要学习李嘉诚那种既有自己操控也有战略投资的产业进退拼合之道,以及保持低负债率迎接发展机遇、保持有节奏而非高密度投资的发展策略。
郭广昌说,复星多年来的战略重点,就是要打造三个价值链,具备三种能力:第一是投资的价值链,在合适的时候,去投资合适的团队、合适的产业;第二是对投资项目进行管理优化、提升价值;第三就是持续地与优质资本对接,现在的复星,既有A股上市的企业,也有在红筹上市的企业,还有各种债券,并开始了管理基金的业务,希望有更多的资金能够运用,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未来投资方向
不过,在复星明确要做“世界一流的投资集团”之后,外界对公司“多而不专”的议论,似乎变得越来越少了。复星从2011年开始全面推进资产管理业务,不仅在国内组建了多个PE平台,还先后与全球知名的金融机构保德信合作成立了私募股权基金,与凯雷成立了复星凯雷基金。公司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管理1万亿的资产,并且投资方向也开始从国内伸展到了海外。
从2010年开始,一直聚焦国内市场的复星集团,就正式启动了全球化战略。不过,与其他企业“走出去”不同的是,复星的全球化选择,依然专注“中国动力”。
“我们希望用自己‘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的商业模式,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在工业化、后工业服务产业方面,中国还有巨大的潜力。”郭广昌曾告诉记者,“一方面,我们已经形成了一个稳定的产业投资组合,包括医药健康、房地产、钢铁、矿业、零售、服务业及其他投资,这些投资长期受益于中国经济的成长。另一方面,我们已经广泛地开展了PE投资业务,并开始进入资产管理业务,实现了投资收益的常态化。”
据记者了解,复星所谓的“中国动力嫁接全球资源”模式,主要是指不以控股为目的,而是通过参股或合资合作,引入符合中国经济未来发展需要的国际品牌、技术、人才、商业模式等,在中国经济成长中创造价值,并与国际合作者分享价值。
2010年7月,复星全球化投资的第一家企业,就是复星上述投资理念落地的样本。公司花费资金约2500万欧元,投资了法国老牌旅游度假村运营商地中海俱乐部,占股仅7.1%,但在投资之后,地中海俱乐部迅速在中国开出了第一家度假村,并计划到2015年在中国开设5家地中海俱乐部度假村,使中国成为地中海俱乐部的第二大市场。
郭广昌透露,作为投资机构来说,未来的10年,复星最关注的投资方向是两类:第一,长期更专注于中国本土公司,比如在消费升级、城市化、金融服务等领域,即使只做本地市场,未来都可能会成长为全球行业前十名的公司。第二,短期会关注那些可以受益于中国市场投资机会的海外公司,比如一些以欧洲为主要市场的世界名牌公司,由于欧洲消费低迷,导致他们的利润受到非常大的压力,而这样一些公司在中国等新兴市场具有非常高的成长空间,并且他们的团队有意愿到中国来发展,这样的企业就可以投资,帮助他们在中国增长。
当然,这对于郭广昌个人来说,意味着将比创业时候更加忙碌。很多时候,他需要在两小时内完成六七个会见,从一个会见地点到另一会见的途中,还要参加五六个电话会议,而直到现在,每个复地的地产项目他还是会几乎都参与去找、去看。
以前每到礼拜六、礼拜天,郭广昌总会去打一场高尔夫球,而现在已经基本戒掉了,每到周末争取给自己六个小时,用来练太极拳,然后陪小孩玩两个小时,然后再学两个小时的英语。
“有时候觉得很累,何必呢?也不缺什么,生活质量好像比较差,该怎么安排自己的生活。”在复星集团近期的一次内部会议上,郭广昌谈到“退休还是再创业”的问题时,如此坦言。“完全靠钱,真的很难一直保持那种创业的冲动,真正的动力,一定是来自于你内心深处,你真正认为这样做是有价值的。因此,在复星20年的时候,我们一定要选择再创业,我们一定要重新开始,我们一定有能力、有信心、有干劲,把复星带上一个新的高度。”
而对于复星来说,目前的确仍有提升高度的空间。2007年,当复星国际上市第一天,开盘报价10.98港元,高出招股价19%,身为董事长的郭广昌,也因为持有复星国际30亿股(据此估算其持股价格超过320亿港元),而在当年以100亿的身价跃居胡润富豪榜第11位。而截至记者发稿时,复星国际的股价只有5港元左右,等待郭广昌带领他的团队进一步证实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