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感慨,在今天这个似乎忙碌才算充实的时代,准时下班根本不是自己能决定的事情——不是吗?手头的事情永远做不完,顶头上司晚上10点来电布置工作,身边的同事也在自觉加班……我又不是公司的风云人物,凭什么特立独行?除非是不想干了。
难道我们真的没有出路吗?
美好意愿还是实际行动
“我在咨询中遇到过一个坚持准时下班的北京人,他给我的印象十分深刻。”无论工作如何繁忙,他坚持准时4点之后不再和任何人开会。结果呢?同事们也就习惯了有事一定在4点之前找他解决。”
问题的关键就在这儿——你会用实际行动支持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吗?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做不到。随便问问身边的人,健康重要吗?估计没人会说不重要。但是如果再继续问下去,你是否为了健康而坚持不吸烟、不喝酒、天天锻炼、注意睡眠、只吃绿色食品呢?恐怕就没几个人能完全做到了。
准时下班也是一样。谁都知道平衡生活的种种好处,但问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愿意为了实现目标而拿出具体行动。当我们找来一大堆外界理由,遇到困难就放弃,本质上还是在“准时下班”和“获得认可、确认安全”之间作出了选择。显然,在这一刻,后者对你来说更有价值。
几点下班,谁来决定
在五星级酒店做管理的安娜,前不久刚刚大病一场。出院时医生警告她,如果继续这样玩命工作,后果将不堪设想。于是,等到重回工作岗位时,她就试着强迫自己下班准时离开办公室。但是,一周以后,安娜发现自己的生活质量并没有多大提高,反而变得更糟——不管是吃饭还是洗澡,她的大脑还是在担心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
“她还没弄清楚自己拼命工作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钟谷兰分析,“每个人加班背后的内在动机都不一样。除去升职或加薪的现实原因外,经常加班的人,可能非常需要与所在团队保持一致,或者是得到‘作为父母替身’的老板的赞扬和认可。只是强硬地让自己减少工作时间,原先因为加班而获得的东西没有了,焦虑就出现了。”
在咨询师的帮助下,安娜意识到自己从小到大都“遵守”一个准则生活——我只有不断努力,竭尽全力地工作和学习才可以,或者说才配得上享受幸福的生活。清楚了这一点,安娜豁然想通——原来一直不容许自己准时下班的人,是她自己。
所以,当一个每周工作60小时的人想马上把时间降为40小时时,咨询师会建议他/她“慢慢来”,可以先梳理一下内心,看看自己“为什么而加班”。如果没有理清就突然强硬减少工作时间,反而可能会陷入新的混乱。
维护边界 原则灵活
心理学家一直强调,积极沟通是解决人际问题的有效方案。因此,在和老板沟通准时下班的问题时,主动把“我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工作”的信息清晰地传达给对方,是维护边界的第一步。
遗憾的是,我们却经常为了“一团和气”而忽视自己的原则,即使感到边界受到了侵犯,为避免矛盾也选择隐忍不说。刚刚工作的Apple就经常骂自己没用:“我总是不敢说出真实的想法,明明加班的时候一肚子委屈,还不停‘感谢’老板的信任和器重。”
这类负面情绪长期积累,很容易让人一朝爆发。所以,专家提示,沟通时尽量就事论事,不要一开始就在心理上把双方对立起来。其实,老板和上司也都是心智成熟的成年人,他/她需要的只是你完成应尽的职责。而具体到准时下班这一问题,你们又是一同寻找问题解决方案的同盟者。
一位在通讯公司法律部工作的女律师说,她在入职前就明确向老板表示:不希望周末加班。在此间的多次意向会谈中,她不断跟老板讲到自己可爱的5岁儿子,体贴的丈夫,自己对个人及家庭生活的看法和向往……她的生活态度获得老板的理解和认可。入职后,老板几乎从未要求她周末加班,而一旦公司发生紧急状况,她也会以工作为重,尽职尽责。这位女律师和老板在工作时间和效能上的相互尊重,使他们获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