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经济的创新驱动与分工深化,实际上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服务业的发展又为进一步深化分工和专业化创造了条件。分工和专业化,还有利于知识、技术、信息、人才等创新资源的凝聚和升级。因此,服务经济是典型的分工导向型经济。发展服务经济,必须把引导分工和专业化放在突出位置,鼓励企业在分工基础上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网络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在分工深化和专业化发展的基础上,服务业内部不同部门之间,服务业与工业、农业之间的产业融合不断深化,产业服务化与服务产业化互动发展,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的转型深入推进,服务经济的产业体系不断健全,其功能逐步提升。因此,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也应是引导产业融合不断深化的过程,借此为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创造条件。
(四)推进产业的网络化和集群化
服务经济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其创新驱动与分工导向,必须以拓展网络效应、增强整体功能为前提。因此,在发展服务经济中,不仅要注意培育创新能力,深化社会分工;还要注重利益相关者的协作和合作,注重产业链、价值链和产业体系的整合,借此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费用,强化网络效应。
现代服务业具有典型的高集群性特征。就总体而言,现代服务业在空间上聚集的趋势明显强于现代制造业。因此,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现代服务业往往主要聚集于现代化的大都市,甚至大都市的中心商务区。在现代服务业发挥主导作用的服务经济中,发展服务经济应该优先注重引导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注意发挥大城市、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作用,注意培育城市现代服务业功能区、集聚区。借此,一方面,更好地凝聚创新资源,培育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更好地利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外部效应,推进服务经济的深度分工和融合,强化产业关联。
(五)提升信息化的引领作用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及其在服务经济中主导作用的强化,服务业乃至产业结构的升级,往往是同服务业乃至整个经济的信息化同步推进的。
在服务经济中,知识、科技、信息、人才等创新要素的凝聚和要素结构的升级,甚至服务业功能的提升,往往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与引领。甚至经济的服务化与服务的信息化,往往互为表里,互为因果。信息化作用的不断深化,不仅可以对发挥服务经济的创新驱动效应、开放包容效应、分工和融合效应,发挥重要的“乘数”作用;还为服务经济的网络化和集群化提供了降低成本与风险,增强功能的平台与手段。现代服务业知识密集、技术密集、信息密集和高创新性、高复杂性、高网络化、高集群化、高附加值、高人力资本含量等特点,决定了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及其特色功能区,往往是现代服务业的良好载体。在发展服务经济的过程中,要优先支持信息化、城市化与服务经济深度融合,很大程度上与此相关。
(六)强化改革的动力支撑
发展服务业,完善体制机制至关重要。由于服务业改革严重滞后,体制机制不健全对服务业发展的制约比较突出,要培育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形态和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发展方式,加快发展服务经济,必须把加快体制改革放在优先地位。这种改革不仅包括企业等微观层面,还包括完善服务业市场准入制度、政府监管制度、非营利组织运行制度和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等方面。为促进服务业与三次产业融合互动,也需要深化相关改革和制度创新。
服务经济相对于工业经济或农业经济,是具有本质不同的发展方式,其中市场主体之间的关系更为复杂多样。因此,服务经济的运行要求在完善市场经济制度的基础上,推进制度的弹性化,为倡导创新驱动、开放包容的发展环境,为创新要素更好地生成和发挥作用,提供更大的空间和灵活性。服务经济的发展,也要求通过制度的弹性化,为推进专业分工和产业融合,推进经济的网络化和集群化,提供有效机制,帮助其降低成本和风险,提高效率和效益。推进制度的弹性化,不仅要求强化改革的动力作用,还要求转型深化改革和推进制度创新的方式。当然,推进制度的弹性化,不等于推进制度的随意化,弹性化的前提是有利于创新要素的生成、优化组合及其功能发挥。
此外,服务无形性、异质性、不可储存性、顾客参与性和生产、消费的不可分离性特点,决定了服务品具有较强的经验品和信任品特征,服务质量如何,消费者或购买者很难通过外观等因素预先感知。因此,结合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培育“诚信化”的发展环境至关重要。
(七)完善消费引导机制
在发展服务业和服务经济的过程中,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大力发展消费性服务业都是重要的,但是完善消费引导机制,特别是培育鼓励服务消费的市场环境,也是重要的。这包括引导企业扩大生产性服务需求、引导城乡居民扩大服务消费和鼓励发展服务贸易;甚至结合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等。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