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竞争日趋激烈,技术创新的收益、成本、风险以及把握市场的要求都在不断提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为技术创新和成果产业化提供有力支撑,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迫切要求。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多位政协委员为现代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建言献策。
“高技术服务业具有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创新性强、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等特点,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对于扩大内需、吸纳就业、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全国政协委员、湖南师范大学教学研究所所长郭晋云表示。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推进,我国开始重视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特别在沿海发达地区和全国各大城市,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较快。郭晋云介绍说,2011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的指导意见》后,高技术服务业进一步引起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发展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高技术服务业将有更大的发展。
郭晋云表示,高技术服务业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和经济结构调整具有重要意义,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高技术服务业“十二五”或者十年发展规划,对高技术服务业发展进行布局。在重点抓好国家高技术服务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前提下,总结各试点省市的经验,逐步辐射全国。“国家应该出台更多促进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和鼓励政策。除了将具备资质的高技术服务企业尽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外,还应在投资核准、土地使用、财税政策等方面加大对高技术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市场需求是产业发展的原动力。目前部分企业对高技术服务的认识和需求不足,部分有需求的大中型企业又不善于利用”外脑“,政府和事业单位也很少寻求高技术服务,这是影响高技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郭晋云认为,应该鼓励各级政府及其部门在进行重大事项调研决策和建设软件系统时,遴选合格的本土高技术服务企业,将部分或全部工作外包给这些企业,重点扶持一批解决问题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高技术服务企业,帮助它们扩大国内外市场。
在人才保障方面,郭晋云认为,应该完善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引进政策,包括设立高技术服务业人才发展资金,鼓励高校加大培养高技术服务业人才的力度等,有关部门或企业可依托高校的服务业外包教学培训基地,加强对高技术服务业从业人员的在职培训和资质培训。
“同时,还要推进投融资创新。鼓励各级政府、园区和民营资本共同出资设立”高技术服务业专项资金“,以奖励、贴息、资助等方式扶持重大高技术服务业重点项目及企业,探索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加大政策力度吸引境内外风险资本投资高技术服务企业。”郭晋云表示。全国政协委员、沈阳市政协主席姜宏表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系日益密切,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是走新兴工业化之路的必然选择。
“但目前,我国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还处于低效均衡状态。”姜宏表示,制造业需求不足,企业“服务内置化”现象没有完全解决;生产性服务业供应不足,服务企业的规模和质量难以满足客户高标准的服务需求。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力”不够,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力”不够,形成了制约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协调发展的“短板”。
“制造业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基础,生产性服务业是制造业的保障,要强化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制造业应转变经营理念,发挥比较优势,发展核心业务,并通过组织创新和业务流程再造将一些非核心的服务环节剥离出去,外包给专业的服务商来做,让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专业化。”姜宏说,“通过制造业产业链的良性衍生,不断增加有效性需求,形成拉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原生动力。”
姜宏表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育程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应该大力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式发展。国家优化产业布局,推进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集聚式发展,有助于实现服务网络化,降低服务成本,拓展新的空间,在短时间内形成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新高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国家应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好的生产性服务企业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对生产性服务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拓展生产性服务业规模经济效益,推动生产性服务企业迅速发展和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应通过税收优惠、放宽审贷、项目融资,多种渠道吸引产业要素投向生产性服务业,鼓励民间资本进入生产性服务业;建立畅通的银行贷款、资本市场融资渠道,为制造业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资金支持。通过有力的政策措施,解决生产服务商发展难的问题。”姜宏建议。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