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的“双种子”
从设备到管理都实现了标准化之后,蔡达标潘宇海两人意识到,可以继续扩张开店了,而且他们还有一个决心,要把餐厅开到核心商圈去。
此时,“168”(一路发的谐音)的名称开始与目标顾客显得不协调,因为这时企业要面对的已经不再是公路上频繁往来的货车司机,而是市镇居民了。他们将“168”改名为“双种子”,第一家“双种子”蒸品餐厅于1997年11月16日在东莞虎门镇开业,这也是当时第一家实现“标准化”的中式快餐餐厅。
现在回过头看,“双种子”这个名称实在是有些欠妥。但凡有点农业知识的人都知道,如果想让作物茁壮成长,应该进行间苗。种子过多,成长起来的只能是矛盾。
两人选择了“双种子”这个名称,很难说没有其他意味。据说其寓意是“种子萌芽,携手弘扬中华饮食文化”。LOGO就是两颗小种子,设计很像中国《易经》中此消彼长的阴阳符号。蔡达标对此有一个解释,他说,任何事物都有两面,互为补充,我们看问题都要从不同角度去思考。
双种子开业伊始,就建立了一整套员工训练制度。两年之后,编制出了一份界定操作规程标准化的《营运手册》,所有这些都在为企业发展增添动力。1999年,“双种子”走出东莞,进入了广州、深圳,又过了一年,投资5000万元在东莞长安建立了华南后勤中心。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快餐业的西风东渐,加速了快餐市场的竞争。西式快餐的兴起,使鸡翅、汉堡、薯条、可乐一时成为餐饮时尚。许多中式餐饮和路边摊、大小商超都随处可见简易加工的炸鸡翅、汉堡售卖点。“双种子”也与时俱进,引进了洋快餐品种如油炸鸡腿、鸡翅、可乐,认为这些产品可以弥补中式快餐不具备休闲属性的不足,带来休闲时段营业额的提升。
这种经营方向上的混乱在品牌咨询专家叶茂中的指点下得以改变。叶的咨询团队不但建议把不符合中式快餐属性的产品全部砍掉,而且认为“双种子”品牌给人一种古朴的乡土形象,缺乏现代感,建议更换成其它名称。
从2000年后,油炸食品的高热量、高胆固醇的缺点已经逐渐被消费者认识。尤其在南方,富有营养的蒸制食品有着非常广阔的市场。因此以蒸为属性的中式快餐能够在市场上建立起差异化,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在咨询公司的策划下,“双种子”的核心价值浮出水面——“更有营养的美味中式快餐”,后被提炼成为一句话——“蒸的营养专家”。今天在真功夫店堂的广告语里,依然可见这种中式快餐核心价值的体现。
从2002年开始,“双种子”蒸品连锁餐厅的业绩已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着手建立企业管理学院。2004年,“双种子”终于下定决心,易名“真功夫”,6月19日,第一家“真功夫”原盅蒸饭餐厅在广州开业。
在这个期间,企业的股权依然没有变化,即蔡氏夫妇占有50%,潘宇海占有另外的50%。双方的关系是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