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资产项目 > 正文

张健华:建立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2011-05-19 13:35来源:新浪网字号:小

  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通过约束“附件一国家”的温室气体排放行为,造成碳排放权的稀缺而使其具有市场价值。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深入发展阶段,减排潜力巨大,可为国际碳交易市场提供大量减排资源。但由于缺少系统的交易体系,加之国内金融机构在参与碳交易、研发碳衍生产品、控制交易风险等方面存在不足,我国在国际碳交易市场中缺少定价权,国内核证减排量价格长期被压低。因此,构建统一的碳交易市场,符合国内筹集减排资金、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利益诉求,也符合在国际上维护碳交易权益、提升国际减排形象的国家战略。

  在我国建立碳交易市场,不仅是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引导投资资金和技术资源流向、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根本性举措。

  我国经济规模大、发展快、人口多、能源需求量大,导致碳排放量高,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英国石油公司(BP)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75亿吨,远超过欧美发达国家,且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逐年上升。尽管此统计的科学性有待商榷,但仍说明我国减排形势严峻。排放总量大,说明减排潜力也相应巨大,据专家预测,203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减排潜力可达60亿吨。构建国内碳交易市场有助于将减排潜力转化为交易标的,提高减排效率。

  根据“十二五”规划纲要所明确的资源环境约束性指标,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应降低17%。发改委的统计口径表明,要实现此目标,2011年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应降低约3.5%。尽管总体上我国碳排放强度不断下降,但“十一五”以来的降速明显低于其他时期,因此未来降低碳排放强度的任务依然艰巨,建立碳交易市场势在必行。

  我国以项目为基础的排放权交易在全球交易中占绝对比重,但由于缺乏定价权,国内核证减排量价格较低,国家战略利益受损。根据联合国CDM执行理事会的统计数据,截至2009年11月25日,中国已注册项目671个,占其全部注册总数的35.15%,已获得签发的累计核证减排量达1.69亿吨,占全球核发总量的47.51%。截至2010年9月7日,我国累计批准2685个CDM项目,减排量和项目数量均居世界第一。2009年,中国在初级CDM市场中年度交易量占比为72%,远高于其他国家。但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建立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价格发现功能未得到有效发挥,因此我国CDM项目处于国际碳产业链底端,在国际碳交易中缺乏定价权,国内核证减排量价格一度徘徊于5欧元/吨至8欧元/吨之间。相比二级CDM交易市场约20欧元/吨的价格,差距较大。

  目前国际上讨论较多的减排方案包括建立碳交易市场、提高能源价格和征收碳税。三者在减排机制、成本收益分析和减排效果方面各不相同。

  碳税通过对燃煤和石油下游的汽油、航空燃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产品,按其碳含量的比例征税来实现减少化石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通过征收碳税实现节能减排,是国家干预弥补市场失灵的体现。征收碳税在降低能耗、转变生产方式、增加财政收入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它比市场化手段拥有更低的管理成本和执行时滞。但碳税在应用上却存在明显局限:信息不对称导致难以确定最优税率,从而影响帕累托最优的实现;确定税基需要政府对企业排放量进行定期监测,提高碳税征管成本;碳税增加工业企业生产成本。以澳大利亚为例,2011年3月,JP Morgan一份报告显示,预计在碳排放税实施的第一年,澳大利亚全国50家顶级企业平均每股收益将下降1.9%~4.6%。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阶段,成本提升将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与就业,因此征收碳税并非现阶段的最优选择。

  通过提高能源价格实现节能减排,有助于提高生产环节的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但运用行政手段提高能源价格,只是社会福利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重新分配,无法实现资源最优配置,且会降低社会总体福利。在我国现阶段工业碳排放较高的情况下,提高能源价格短期内可能使工业企业的生产成本升高从而影响产成品销售价格,也可能使其直接减产。工业品出厂价格上升将直接向下游消费品传导,最终影响通胀水平;企业减产则会减少供给,拖累经济增长。

  无论是征收碳税还是提高能源价格,都是行政主导资源配置的体现。相比之下,建立碳交易市场更切合市场化原则。碳排放权交易作为一种减排机制,优势相对较为明显。对企业来说,可在碳交易机制下权衡自主研发减排技术与直接购买排放额度的成本,择善而行,从而实现以成本—收益模式来管理企业碳排放。对政府来说,通过总量限制,设立排放限额,鼓励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实现减排成本最小化,可避免“一刀切”的行政干预,减少企业效用损失。对于金融机构来说,碳交易市场作为新型金融市场,能提供更新的业务模式和更广的业务领域,有助于中介业务的开展和衍生金融产品研发。通过参与国内碳交易市场运作,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也是国内金融机构“走出去”拓展国外业务的良好契机。

  值得注意的是,建立碳交易市场需要解决核证技术和标准、公平的分配机制、平熨价格波动等技术性问题。但提高能源价格、征收碳税同样会涉及同类问题,包括监测技术、成本转嫁和市场监管等。因此,在技术层面看,三者并无明显优劣。综合权衡利弊。目前我国应该确定建立碳交易市场的大方向,在实践中逐步解决技术性难题。

(责任编辑:朴素)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