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房地产 > 正文

房奴故事:我们的幸福呢?

2010-12-09 14:56来源:房地产门户-搜房网字号:小

  “房子房子,老板姓的命根子”,这句话放在现在,一点也不浪费。

  有的年轻人拥有了房子,却失去了幸福,有些人被高额月供压得“喘不过气”,承受着“一天不工作,就会被世界抛弃”的精神重压,高消费成了奢望。也有些人暗暗责备自己不该买房,但转念一想,要是不买房会怎么样呢?那就要继续租房,为房东打工。没有自己的房子,以后孩子怎么办?没有房子,孩子日后入学将有一系列难题。买了房子是“房奴”,不买房子是“流浪族”。又有谁能给出答案呢?

因为房子,生活拮据

  住在海珠区某花园的林小姐,是一位从事广告平面设计的专业人士。别看林小姐年纪轻轻,她可是已当了两年的“房奴”。2004年初,林小姐从老家汕头到广州工作。凭借出色的专业知识和勤快,她很快便在天河北的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了工作,工资和待遇都不错,成为许多人羡慕的白领。可是一个女孩子独自在广州闯荡,难免会让父母担心和牵挂。与其让女儿到处租房,倒不如让她贷款买套房子。同样是每个月付钱,何不用这笔钱来供房,而且,住在小区里总比到处租房安全和舒适。

  于是,林小姐的父母便花了近20万元的首付在海珠区某楼盘为女儿买了套60多万元的房子,每月还款近2000元。这笔贷款看似不多,但对于独自生活在异乡的林小姐来说可不是一件省力的事。首先,由于平时工作非常繁忙,所以林小姐的一日三餐几乎都在外解决,一个月最少也要六七百元;其次是手机费、交通费、水电煤气费、小区管理费……荷包里剩下的钱就不多了。

  另外,作为一名年轻女孩,谁不希望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衣服、包包、化妆品等对每个女孩子都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可林小姐对此只能忍。有一次,林小姐憋不住难得“奢侈”了一次,花了180元买了一件某牌子的打折衬衫,可还来不及享受穿新衣的喜悦,林小姐便得为自己的“冲动行为”付出代价--中午吃饭,放弃8元的咖喱牛肉饭,改吃3元的炒面;下班回家,方便快捷的地铁是坐不起的,只能换坐2元钱的公交车,而且得换两辆……这样省吃俭用才能保证这个月的财政不超支,毕竟还没到月底,钱包就见底的滋味可不好受啊!

  一项权威调查显示,近四成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其收入的40%甚至50%以上,他们在享受有房的心理安慰的同时,生活质量却大打折扣:担心失业,少娱乐、少旅游,更担心家人生病……基本没时间好好享受自由生活。

从时尚潮女到“煮饭婆”

  雯是我大学同学,毕业后,喜欢夜生活的我们经常相约一起泡吧、唱K,最近一年我却几乎没有再见过她,询问之下,原来她已为房所累,沦为大“负”翁。

  雯和老公现在住的房子是2004年买的,那时两人刚刚新婚,需要一个固定的小窝,便一次到位购买了总价70多万的三房二厅。首期款是向父母借的,余下的房款采用贷款,20年还清,月供3400多元。本来以为有了自己的房子后生活质量会改善,可雯万万没想到,成为有房一族后,各种烦恼也开始接踵而来。

  雯夫妇俩每月收入8000多元,房子月供加上日常水、电、物业费等各种开支约4300元左右,已经占去了总收入的一半,只剩下4000元可支配。雯是个很有品位的时尚女性,买房前几乎每月都要花2000元用于买衣服、美容美发,从供房第一个月开始,她就有意识地减少这方面的开支,其它开支与以前一样,结果当月他们还是透支了近2000元。

  此后,他们马上拟定了消费计划控制开支,如今,两人几乎不再打车、下馆子、看电影、泡吧、唱K,以前每月都要添置新衣新鞋新包的雯也已很久没有“进货”了。她现在过着公司--家--菜市场的“三点式”生活,自己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煮饭婆”了。

  如今雯已结婚两年了,虽然她和先生都很喜欢小孩子,但两人却仍然是“丁克族”,原因不为别的,就因为养不起小孩。为此,两人决定今后每月从所剩的4000元生活费中节省出1000元,作为以后小孩的抚养费和学费;对于父母的借款,“能拖就拖着吧”。而父母们不仅没有叫他们还款,来看望他们的时候还经常资助他们一点,雯和先生为此觉得很不好意思。“他们把我们养得这么大,到老了还要把多年积蓄的养老金拿出来资助我们,真的觉得很对不起他们,但我们却别无他法。”雯黯然。

  “如果当初不买房就好了,其实一直租房住也不错。”末了,雯无奈地说。

有钱买房,无钱装修

  王健于2005年5月买下了洛溪附近一套120平方米的毛坯房,当时单价3400元/平方米,总价近41万元。

  王健在家是独子,工作没有两年,手头只有3万左右的存款。当时买房主要是打算和女朋友结婚用。年迈的父母都已退休,但为了儿子的终身大事,将仅有的17万元拿出给了儿子付首期。王健本想付三成首期,余下的做20年按揭,但一想到银行高额的利息,咬咬牙,首期付了五成,按揭贷款10年。

  房子到手后,可王健再也没有余钱装修了,只想着先把借的4万元还上。一个月后,银行按揭批下来了,王健开始了月供2300元的“房奴”生活。去年,王健还在一家广告公司做设计,月收入5000元。除去一个月的供楼款,还要将剩余的大部分还给朋友,留给自己的生活费则尽量控制在800元左右。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800元只够自己吃盒饭饭。就别提买衣服、泡吧、看电影等娱乐活动了,那都已成为历史啦。”

  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王健所在的公司要搬迁至外地,王健只好另寻工作,虽然有着研究生学历的他,但为了能在短时间内找到工作,不得不屈居目前这份4000元/月的工作。所幸的是借朋友的钱基本上还清了,但房子的装修费用仍然是个问题,房子都买了都一年多了,仍然是毛坯空在那里,住又不能住,还要承担每月巨额的供楼款。每天醒来最先想到的就是月供款,本想休休年假的,但一想到休假的那个月工资会少很多就只好作罢。

  最让王健担心的就是父母的身体,如果一旦父母身体出现问题,急需用钱,那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了。

开朗性格沦为“自闭族”

  梁先生夫妇俩终于在前年买了一套位于中山路附近的新房,这是他们长期以来的期盼。搬离了世代蜗居、业已破败不堪的老屋,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依恋之情,但更多的是一种住上新房的喜悦之情。在住进新房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他们一家三口一直沉浸在幸福之中。

  然而,梁先生很快就切身体会到做“房奴”的无奈。为了付30%的首期款,他们不但花掉了长期以来的积蓄,连父母的养老钱都“挪用”了,2000多元的月供占据了夫妻总收入的4成左右。于是,梁先生开始精简自己每一个生活环节的成本:超市购物时尽量挑一些便宜好用的;朋友及同事间的应酬能不去就不去,以至于别人误以为外向的他得了“自闭症”;上下班尽可能坐一元的非空调车……同样地,他发觉妻子的生活也有了变化:以前存放多时的旧衣服又被拿了出来,之前常常在梁先生面前谈论各种名牌的兴奋劲也没了。

  想着还有年事已高的父母要赡养,女儿的学费一年高过一年,一年前的购房喜悦似乎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莫名的忧虑。

烦人的节衣缩食生活

  在天河北一家外资公司上班的萧小姐,月入近7000元,也算是一个白领吧。1年前,她看中了东圃的一个楼盘,无论是房子还是小区的优美环境,都让她心动不已。单身的她做出买房的决定并容易,好友们都说“买房的女人会让男人敬而远之”,并奉劝她不要“逞强”。父母也持反对意见,认为她一个女孩子买什么房。厌倦了租房的她,始终对“家”有一份憧憬,还打算要把父母接到广州来安度晚年。于是,就决定做个有房一族。

  揣着父母和自己几年来的积蓄,战战兢兢地付了首期。搬进新家之后,一种满足、安全、自傲、惬意的感觉油然而生。然而,接下来的生活变化让她焦躁不已:由于房屋买得过大,月供差不多占了总收入的一半。一向“奢侈”惯了的她不得不过起了“节衣缩食”的生活,幸运的是——减肥的预算被省了下来;名牌店也不敢经常去逛了,健身、旅游、美容等支出更是捉襟见肘……现在她真有点后悔当初的决定了。

(责任编辑:林音)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