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守淮:职业经理人新官上任,需把握好工作重点与难点,运用二八原理,抓住关键因素,从而集中资源解决之,切不可“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将资源四处分散而难以作为。
《美芹十论》之“守淮”,为其第五篇,主旨意思用其原文可作总结,即“臣闻用兵之道,无所不备则有所必分,知所必守则不必皆备。……以臣策之,不若聚兵为屯,以守为战,庶乎虏来不足以为吾忧,而我进乃可以为彼患也。”篇初,辛弃疾简要阐述了用兵之道的“聚兵”之用,分析了兵力集结与分散之妙用。篇中,辛弃疾详细分析了当时敌我(金宋)交战的情形,提出了“守淮”的策略,即“今吾择精骑十万。分屯于山阳、濠梁、襄阳三处,而于扬或和置一大府以督之。虏攻山阳,则坚壁勿战,而虚盱眙高邮以饵之,使濠梁分其半,与督府之兵横击之,或绝饷道,或要归途。虏并力于山阳,则襄阳之师出唐、邓以扰之。虏攻濠梁,则坚阳以扰沂海。”篇末,辛弃疾表示“全吾所甚坚,攻彼所甚瑕,此臣所谓兵交而必亟去,兵去而不敢复犯者此也。”
在此篇,辛弃疾明确地提出了“守淮”的决窍与具体策略。诚然矣。其所述与***军事思想中“集中兵力,各个歼灭”的思想如出一辙。大抵都源自于《孙子兵法》之“谋格篇”和“虚实篇”吧,(注:《孙子兵法》“谋攻篇”原文:“故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避之。”《孙子兵法》“虚实篇”原文:“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不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
职业经理人新官上任,一定要懂得“守淮”内中蕴含的道理。总结有二:一是把握重点,分清主次。对重点、难点,务必集中全部或大部资源,以圆满完成;二是出奇制胜,兵行诡道,所有工作都能在期望之外而又在情理之中。
笔者对此曾有刻骨铭心的体会。2007年底,笔者所服务的公司搬厂,笔者是人力资源方面的负责人。次日8点工厂召开全体员工大会,为此,晚上需做好所有准备工作。作为负责人,笔者全部安排妥当后,所有设备都调试OK,为了节约工作人员的时间,指示大家次日7点半集合,提前半小时应对突发事件。结果,次日音响方面出了很大问题,直到8点10分才能够使用。为此事,厂长在全体大会上公开检讨自己,同时对我的工作提出了委婉的批评。笔者对此的总结就是,考虑到此事的重要性、影响性,更好的处理方法应是将集合时间再提前,以百分百保证相关问题不会出现。《孙子兵法》所说“用兵之法,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即是对此深刻的归纳。对此笔者的真实案例,职业经理人不可不引以为鉴。新官上任,更是要深悟其理。
六、屯田:职业经理人新官上任,需要通过有效的方法,取得完备的战略资源。没有资源,一切设想都将无法生根落地。资源是一切行动的保障。
《美芹十论》之“屯田”,为其第六篇,主旨意思用其原文可作总结,即“用兵制胜以粮为先,转饷给军以通为利也。必欲使粮足而饷无间绝之忧,惟屯田而已。”篇初,辛弃疾指出当时朝廷存在的误区,说明朝廷的屯田做法不对,“屯田盖亦难行:国家经画,于今几年,而曾未睹夫实效者,所以驱而使之耕者非其人,所以为之任其责者非其吏,故利未十百而害己已千万矣。名日屯田,其实重费以敛怨”,总结起来,就是“向者之兵怠惰而不尽力,向者之吏苟且而应故事”。篇中,辛弃疾详细分析了当时的屯田情况,提出了真正有效的屯田之法,就是有效利用归正的军民,“不如籍归正军民厘为保伍,则归正不厘务官擢为长贰,使之专董其事,……惟官为之计其闲田顷亩之数,与夫归正军民之目,十人以占之田不更动摇,以重惊扰。……彼必忘其流徙,便于生养。无事则长贰为劝农之官,有事则长贰为主兵之将,许其理为资考,久于其任,使得悉心于教劝。而委守臣监司核其劳绩,秦与迁秩而不限举主。人熟不更相劝勉以赴其功名之会哉。”篇末,辛弃疾提出用归正军民屯田的具体策略,“今归正军人聚于两淮而屯田以居之,核其劳绩而禄秩以诱之,内以节冗食之费,外以省转饷之劳,以桀骜之变,此正周人待商民之法,秦使人自为战之术,而井田兵农之遗制也。况皆吾旧赤子,非如商民在周之有异念,术而使之,天下岂有不济之事哉!”
在此篇,辛弃疾明确地提出了“屯田”的重要性,并指出了朝廷在这方面存在的误区。他明确指出朝廷当前的“屯田”做法不当,别说收成无望,反而会引起民怨不断。同样是“屯田”,不同的做法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他提出的“屯田”之法,可谓一举两得,一是真正实现了“屯田”,保障军民粮足,二是有效利用了归正之民,使之从流寇变为良民,不仅不会对朝廷产生危害,反而可以产生帮助。
诚然矣。在现实生活中不乏类同朝廷“屯田”之法,用人非所适宜,方法非所适当,以致于成效甚微甚至成负。据此,便有尘嚣甚上,引起大家对“屯田”的非议,进而取消“屯田”,因噎废食。笔者熟悉的现实中的某公司便有一例:由于公司特别讲究保密,以避免公司工艺技术被竞争对手窃取,竟尔在对外招聘时采取匿名之法,无论网络还是现场招聘,均取代名,公司门口及附近不得张贴招聘广告,给招聘工作带来不便。其实,这样做只能防君子而不能防小人,若果用严格招聘程序、管控背景调查、注重工作保密、加强保密意识、联动全员反间等方法,则可既使商业间谍无处藏身,又不致影响工作开展。
职业经理人新官上任,“屯田”是必要的,而善用“屯田”之法则是其中之关键。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能否取得战略资源,进而影响工作成效。笔者以为善用“屯田”之法大致有三个要点:一是确定“屯田”之所,也就是要确定取得战略资源的区域与范围,只有明确了方向,才能有的放矢。二是确定“屯田”之法,也就是要确定取得战略资源的策略,诸如使用何人、如何激励等,都在此列,如何让“屯田”产生真正的效用,这是一个配套的系统,用好了资源便能丰富起来,用不好,可能会带来副作用。三是高效快速执行。既定了方针策略,就须付诸执行,让“屯田”之法迅速组织起来并得以有效贯彻,并在执行过程中不断根据实际情况修正策略。
时下,许多职业经理人“空降”到新企业做管理,虽然立志高远,眼光宏阔,却往往囿于投入有限而难以使得工作尽善尽美,达不到自己的期望,从则影响到工作的成效。要想在工作中有所建树,充足的工作资源是最佳的保障,必备的工作资源是最基础的保障。如何让自己掌控的资源充足,在此种情况下,发掘“屯田”之所,找到“屯田”之法,进行有效“屯田”,便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思路。
在这里,我们可将职业经理人的职场资源分为几大类:一是信任资源,即企业老板对自己的信任程度。二是人财物资源,这是开展工作所必需的。三是文化、意识和习惯资源,这是开展工作能否顺风顺水的潜在力量。对于信任资源,关键在于让思想和成绩说话,用自己先进的理念、思路、策略和见解说服老板,让工作中的卓越业绩征服领导,让自己给老板带来的价值打动老板。对于人财物资源,在信任资源的支持下,利用各类计划工具让老板给予无条件的支撑,让投入产出比作为取得的最好依据。对于文化、意识和习惯资源,则需要做到“大军未动,意识能行”,让动员工作成为工作展开前的必备阶段,通过意识和行动的统一,为良好的工作业绩打下坚实的执行基础,进而通过意识和习惯的不断养成,形成相应的文化沉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