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Uber客服平台上使用“性侵”字眼进行搜索,共出现6160个相关结果。使用“攻击”字眼进行查询,出现3529个结果。
随着互联网专车市场规模的迅速发展,乘坐私家车主驾驶的专车时面临的安全问题越来越引发关注。
3月7日,一篇记录亲身乘坐专车遭遇车祸惊魂一幕的文章在微信被朋友圈大量转发。文章作者是北京的连先生,他3月5日早6点通过Uber叫车。在上车15分钟后即遭遇事故,副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弹出。后经医院诊断头部轻微脑震荡,背部腰部肌肉韧带拉伤,盆骨错位。
由于身体原因,连先生在事后并未到交管部门进行责任认定,他对界面新闻表示,将放弃自己的经济赔偿,同时对Uber方面解决此事的冷漠态度表示气愤。
针对此事,Uber方面发表声明称,其事故处理小组在事故当天和之后与该用户一直保持联系。并启动保险理赔程序,之后将全程帮助当事人收集理赔相关资料以确保其权益受到应有保障。
与此同时,一份Uber关于“强奸”和“性侵”的数据也引起关注。3月7日,Uber表示其在2012年12月到2015年8月之间,共收到5起强奸和不到170起性侵案件。强奸案件发生率为九百万分之一,性侵案件发生的几率为三百三十万分之一。
此前,BuzzFeed发布了Uber前客服代表对其提供的截屏数据。该结果显示,在Uber客服平台上使用“性侵”字眼进行搜索,共出现6160个相关结果。使用“攻击”字眼查询,出现3529个结果。
除了乘客外,专车司机安全也面临威胁。据《羊城晚报》报道,3月5日凌晨,快车司机杨永烟接到订单后,搭车乘客就在终点处将其杀害,事后将其抛尸河中。警方于6日凌晨将疑犯抓获,该案具体细节仍在调查之中。
快车公司方面表示,将积极配合警方调查,目前已将司机行车路线和相关信息提供给警方。公司方面给每位司机都购买了保险,待案件调查清楚后,会对死者家属提供赔偿。
对于安全问题,专车平台滴滴和Uber方面均表示,出台了针对驾驶人和车辆的相关准入标准和管理措施。
滴滴会针对司机的年龄、准驾车型、驾龄和资质(身份证,驾驶证和行驶证)进行审查,并成立了安全委员会,负责审议全平台安全管理相关各项制度及体系化建设工作,就突发重大事项的危机处理做出决策。
在突发事件的应对上,Uber公关总监王以超对界面新闻介绍:“一般出现事故时,乘客可以通过App或者邮件投诉。然后客服人员会联系司机、乘客,并且与保险公司沟通。保险公司会到现场核实,收集材料、进行赔付。”
但严密的保障措施未能彻底杜绝事故的发生,同时在事故赔付程序上也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据《南京日报》报道,3月1日,一辆私家车为避让另一辆车撞了花坛,车上一名女大学生脖子扭伤。保险公司工作人员拒绝赔偿,并表示出事时这辆车处于营运状态,而私家车保的都是非营运险。
《南方都市报》援引保监部门相关分析表示,专车发生事故乘客能否获赔,关键看专车性质。对于来自租赁公司的车辆,由于车辆登记为营运车辆,必须购买承运人责任保险,因此保险公司必须赔付。如果是私家车挂靠在打车软件平台上载客,即使车主购买了各种责任险,但由于属非法运营,保险公司仍可以车主擅自改变车辆使用性质增加保险风险为由拒赔。
东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顾大松对界面新闻介绍,美国州立法要求专车其保险覆盖到从打开App到乘车的全过程。而在中国由于相关政策尚不明朗,故缺乏立法层面的相关措施。
今年1月,Uber因没有及时提供司机资料,被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共事业委员会(CPUC)罚款60万美元。
在美国,Uber还受到行业内的监管。由于专车司机每天允许行驶的时间超过14小时,存在疲劳驾驶的风险。纽约“出租车安全委员会”向纽约市政府发出公开信,要求Uber专车司机同样执行出租车行业的12小时工作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