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饮下晚香玉的苦酒/秋日天庭的苦酒/其中有你的背离酿出的急切的水流”。这是84岁的翻译家王智量新译的《帕斯捷尔纳克诗集》节选。王智量先生一生坎坷,但勤于学、精于思,虽艰难困苦却诗歌不离手。迄今,他直接译自英、法、俄等国三十多种作品都广受赞誉。
王智量
记者:您对诗歌的翻译是如何把握的?
王智量:把外国的诗歌翻译成中文,不仅是要让读者感受到原作者的激情,还要对我们中国的新诗建设有好处。我们的新诗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建立自己的格律。当代中国的诗歌有各种形式,虽然也有很好的诗歌,但诗歌作为一种文艺形式,应该有它自己的格律。像四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都是如此。所以我翻译诗歌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按照原来的韵脚来翻译。我翻译诗歌就是希望给中国的诗人提供一个参考,这就是我们翻译人的使命,给别人铺一条道路去走。
记者:您想过翻译国外的当代文学吗?
王智量:没有想过。我觉得我们中国人选择国外的东西,有两种理由,一种是当代的潮流我要急于介绍的;一种是经过沉淀能给我们东西的作品。而我要引进的恰恰是后者。我曾在国外住过相当长的时间,国外的新东西我也接触一些,我觉得西方的一些潮流不一定适合我们,也许是我老了吧。
记者:对于读书您有什么好建议给年轻人呢?
王智量:最开始可以接触面广一些。比如,大学一二年级可以涉猎各方面的书,在这里面找到自己大致粗略的方向,然后给自己建个书目。学习应该像造金字塔一样,基础很广,逐渐收拢,最后进入自己的专业,在这个专业领域里走到塔尖,你就会做出贡献了。
记者:对年轻人学习外语有什么建议吗?
王智量:尽管我学过7种语言,还翻译过德文海涅,但我现在真正能用到的也就是俄语和英语。我之前在做报告时,学生们让我谈谈学习外语的经验,我就讲了猴子掰玉米的故事。“猴子掰玉米,胳膊下最多只能夹2个玉米,学外语也一样,除非是语言学的工作,最多学两种外语就足够了,再多学也是浪费时间,精力也不够。”
王智量,男,江苏江宁人,1928年6月生于陕西汉中。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作。1978年调入华东师范大学,1993年退休。译着有《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安娜·卡列妮娜》等。着作有长篇小说《饥饿的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