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渐进式微创新 腾讯产品设计要点

2012-06-11 13:28来源:商业评论字号:小

持续渐进的创新思路

    做产品的人一定很熟悉一句话:资源永远是不够用的。特别是在互联网行业快速迭代的产品节奏下,任何一个功能特性的开发资源都很有限。在有限的资源下,想说服所有人放下其他事情安心实现你的创新大计划几乎是不可能的。腾讯内部形成了一句话叫“小步快跑”,这句话本用以形容功能更迭,但在创新上其实一样适用。

    如果你有一个大的创新计划,需要动用巨大的资源来实现,那么不妨先把它拆解,逐步制作、逐步发布。发布后依据用户反应进行下一步计划:如果反应不好,幸好这时的资源投入还不多,那就偃旗息鼓,还来得及反悔;但如果反应是正向的,提供给你资源的人也会有信心,这时就可以继续推进,逐步地把创新点的最终面貌呈现出来。

    同时,产品体验被模仿的门槛比较低,特别是当提供免费的、高性能的服务已是标配,大家都不差钱,不差技术的时候,一个好的体验创新点,总是很快被竞争对手模仿出来。但模仿一个点容易,模仿一个思路比较难。清晰自己产品的方向,按照既定思路有节奏的不断创新,始终领跑对手一到两个月,是为后来者设立的最有效的门槛。

    “找朋友”是微信这个产品里最核心的功能点之一,漂流瓶、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二维码……每个版本创新出新的“找朋友”、“加朋友”的方式,让微信在和竞争对手的赛跑中始终领跑。在腾讯,渐进式创新的案例数不胜数,维持快速迭代的渐进式创新,是腾讯产品持续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太阳下没有全新的东西,人类的进步是在不断螺旋重复中上升的。在某些时间点,当渐进式创新进行到一定阶段,会有人进行整合和再创造,量变引发质变,一个可以划定时代的新事务就会怦然出现。但它一定不是凭空出现的,如果你发现了这样的东西,那么很有可能是你对它之前的历史并不了解。

    如果你是一个产品研发者,从现在起,凝视你手上的产品,承认它的不完美,并发现可进行渐进式创新的方向吧。脚踏实地的逐步创新和改进,你的产品会在互联网的进化史上,拥有属于自己的位置。

微信:别让用户思考

    自然往往和人的本性相关的。比如微信的“摇一摇”就是个以“自然”为目标的设计,手机提供了激发人类这项远古本能的条件。设计“摇一摇”时,目标是和人的“自然”或者说“本能”动作体验做到一致。“摇一摇”的体验包括:动作--摇动;视觉--屏幕裂开并合上来响应动作;听觉--有吸引力(男性是来福枪,女性是铃铛)的声音来响应动作;结果--从屏幕中央滑下的一张名片。整个界面没有菜单和按钮。但几乎没有比它更简单的交互体验了。感谢手机,让远古时代人们通过投掷石头来“连接”到其他人,进化到摇动手机来虚拟地“连接”人。

    “摇一摇”上线后,很快就达到每天一亿次以上的摇一摇使用次数。“简单而自然”的体验人人都会用,并且因为“自然”,而“自然而然”地去用它。它也没有高端和低端人群之分。“摇一摇”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一种通过肢体而非鼠标(甚至触屏)来完成的交互,也许代表了未来移动设备的交互方向。

    大部分中国人其实并没有经受过“简单是美”的训练,表现在现实中,很多人其实是很难接受一套极简主义的装修风格的居室的。只有当对“极简”有反复体验和思考,才能将“简单是美”变成骨子里的审美观,并体现在设计中。

    Pony(马化腾)三年前曾经送给很多人一本书,《Don't Make Me Think》。自然的体验是不需要用户去思考的。“自然”并不只是在交互等体验上体现,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程序员都知道面向对象的方法的核心是更“自然”地对复杂事物的建模方法,“分类”是其核心之一。同样地,产品经理在面对一个复杂问题时,需要有一种符合“自然”原则的建模方法,来通过产品结构模块以及模块之间的联系来映射和解决问题。

    没有开发训练的人同样可以建立“自然”思维方式,事实上,“分类”是人类模式化和识别外部世界的本能方式,如果有意识地对任何问题都从“分类是否合理”的角度来考察,时间长了,会建立起直觉式的分类感觉,而避免形成“大杂烩”式的结果。而对任何一个界面和交互,同样可以用“Don't make me think”或者“是否自然到人人都能自然而然地使用”来反复思考。

    比如,我们会鼓励每个界面尽可能有且只有一个突出的按钮作为用户不用思考就默认去点的操作点。当思考过一千个界面的交互后,对哪些交互是自然的、哪些是不自然的就会很容易判断。即便对于司空见惯的体验点,加以反思也会发现改进余地,比如,对一个列表,需要显示总的条目数吗(比如通讯录有多少人,用户需要这个数字吗)?一个进度条,需要显示百分比吗?数字对用户是自然能接受的反馈吗?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