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商业模式 > 正文

搜索框内的“王者” 百度商业模式进化

2012-06-11 10:33来源:中国企业家字号:小

企业的“性格”

    想要了解一家公司,统计一下它们的NO.1抛头露面的次数是方法之一。阿里巴巴马云在很长一段时间高调做事,尤其在并购雅虎中国之时。尔后,从2009年左右开始“闭关修行”,缄默不言。3Q大战是马化腾曝光率发生转折的关键时点。直到最近,360的周鸿祎与小米手机的雷军隔空较劲儿时,马冒出来,在其微博中写道:“其实他(周鸿祎)是个演员。剧情、套路、表情每次都差不多”

    和上述两位不同的是,过去和现在的李彦宏都很少露面,一直保持低调,即便面对各种质疑,他笃定产品和业绩是最好的回应。很难讲,哪种调性更适合企业的发展节奏,这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个商业问题:企业家的态度和企业的“性格”。

    很长一段时间,至少有30年的时间,企业家的独立性格与其职业性格界限不清,企业的“性格”就是企业家性格,甚至是其人格在商业上的折射。从采访者的角度说,想要描述一家企业的发展节奏,我们有时候去刻意观察代表这家企业的灵魂人物对话节奏和走路方式。这个人说话时节奏慢,那个人是个超级急性子,那么我们会想,这些正是企业在发展的一定阶段所拥有的“速度感”。

    事实是,这两部分是截然不同的。在腾讯,几乎所有人称马化腾为Pony,在百度,人们称李彦宏为Robin,在阿里,员工们称马云为老马,但是,这些男人和公司角色所做出来的“作业”,基本是两个世界的事。一个佐证是,离开这些大公司的人都会抱怨公司的种种问题,但他们都不会掩盖对这3个人的喜爱。这个和艺术圈多少有些相似,比如贝多芬,是位伟大的作曲家,但是许多史料显示,他是相当世俗的人,也会惹人讨厌招人烦。但,这些并不妨碍我们喜欢那些了不起的音乐。

    换句话说,观察一家企业的方法论在不断地衍进,这也是中国企业的进步。一位创业者抓住了瞬间的商业灵感,脑中生出一个商业念头,因此成立一家公司,然后召集许多创业伙伴参与,扩大事业,不断地持续经营。随着企业年龄的增长,员工更替,高层轮岗,企业到一定年轮后,连企业的灵魂人物都换了新人,但公司仍然是持续经营的。因此,在越来越多的公司里,以物理形态存在的,并不是企业家的性格,而是这个组织的“性格”,表现为产品、商业模式和创新的持续性。

    上述3个男人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比如李彦宏。他曾回忆说,公司变大后,靠一个人的智慧是有点儿危险的。很长一段时间,李将更多的精力花在管理上。一次,一位高管跟他讲,没有足够的人才资源,李回复道,找三四十岁以下的人,还有进了公司三四年的人,放手让他们去做事。李认为,从创造力曲线来思考这个问题,三十岁以前是人创造力的高峰期,要想办法让年轻的人去做事,而这时高管层要做的是把握方向。一个机会来了,“say yes”还是“say no”。

    这样的共识也让我们重新思考企业家的商业态度。极少数企业家以个人的想法为脉络,进而一步步地实现自己的商业梦想。创业者初期更依循于个人的商业信仰、价值观,追求令自己理解的满意的“商业作品”。这样的人通常无法被外界理解,他们的格局宏大,可能要花上无止境的时间才能将成功的链条与插件铺排清楚,完成使命。所谓企业家里的艺术家大致是朝此方向前进的人,比如说,乔布斯。

    另一群体则是将个人定位为社会的一分子而从事商业活动。通常这样的人很快就意识到技术与商业结合到一起的力量,他们知悉社会的需求与供给,将自身放置于这样的关系中,自然会用供求关系作为一个重要象限来考虑企业的未来。他们并不是纯从商业角度进行商业实践,他们更为重视创新性。这个要求也必然让这一群体更要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具备专业的自信,一旦商业模式得不到持续认可,就没有任何意义。而这一切都更需要团队的勇气,群体的智慧。这就是他们选择低调的原因。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