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田
中国毫无疑问将是PC+战略的第一块试验田。在与吴鹰(UT斯达康创始人)有关未来主流产品形态的赌局中,杨元庆被认为是一个“顽固派”。但其实在场的媒体都混淆了他对PC未来的理解,更是遗漏了最后他补充的一句话,“这会是一个融合。”杨元庆所说的PC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PC,他很清楚转变产品形态对于联想来说有多重要。“新的竞争对手已经出现,它们不再是传统的个人电脑厂商,这不是我们能不能进入它们领域的问题,而是一个连我们自己的领域都会被它们侵占的问题。”
即使联想在PC的增长速度依然可观,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35.3%(比后四位竞争对手的总和还要多),但杨元庆还是坚决地重仓PC+,他需要改变非PC业务的营收不超过整体营收10%的隐患。在杨元庆的概念里,PC+时代会是一个多种终端共存的局面。大到智能电视,小到智能手机,都将拥有极强的计算、存储和网络通信能力,而连接它们的就是云服务。当然,和之前的产品形态最大的不同在于,融合将是一个趋势。他多次提到的Yoga就是最好的说明,这款今年CES上发布的产品几乎涵盖了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所有元素。
MIDH(移动互联和数字家庭业务集团)为此特意改变了内部的产品线划分,不再按品类,而是按尺寸。“5寸以上的归邵韬(平板电脑事业部总经理)管,5寸以下的归陈文晖(手机事业部总经理)管。”MIDH总裁刘军解释道。
在此之前,联想内部还曾经对PC+的演进路径发生过争议。一类意见认为应该多终端全面发力,最终在云上达到互联;而另一类意见则认为,联想应在清晰的客户定位基础上制定所谓的解决方案,通过云,控制各种设备和终端。走第一条路,意味着联想依然能够延续在产业链的积累,通过规模效应来盈利。而第二条路径则要考验它的服务能力,其实这并不是联想所习惯的方式。当下联想还在第一条路上走着,但是它显然加快了产品节奏。2010年,只有一款乐Phone产品,2011年共推出19款产品,而今年单单乐Phone就会有40多款机型,智能电视在5月初正式上市,年底搭载Window8的平板电脑也将上市。
与传统PC不同,庞大的互联网内容将是这些产品的主要功能。在PC+时代,卖产品早已不是一锤子买卖,它的商业模式转变成了对消费者的一种持续经营。苹果的例子足以说明一切,正是AppStore对分配方式的颠覆使得业界开始深信“内容为王”,亚马逊则更极端,它的终端未来甚至有可能免费,完全依靠内容挣钱。于是,联想需要作出改变以应对更快速的消费市场。
“这应该是一条生态链,我跟元庆在这一点上有共识。”最初做乐Phone时,CTO贺志强不得不拉上联想高管们亲自去找应用合作伙伴,“请柳总和曹国伟谈,元庆和马化腾沟通,早期都是从上层关系开始慢慢做起来的。”联想理想的生态链中,本地化将是决定其差异性的关键。“大量的1500元以下的中低端智能手机,怎么把用户体验做到最好?怎么开发针对二、三线甚至三、四级乡镇级市场的应用?这跟5000块钱机器的用户需要完全不一样,这就是我们平台策略里面最核心的事。”贺志强解释道。
有了“乐云”之后,大部分的应用开发环境都开始瞄准多终端跨平台。“其实有很多难题我们还在调研,比如开发者要做视频通话,如果都是手机或PC,那就相对容易。但如果一边是手机,一边是互联网电视,它们之间的视频通话后台就需要下工夫了。”这使得贺志强不得不要求团队调整研发逻辑,“任何一个创新点,都要从端对端的角度去考虑。就说语音,现在不仅仅是要把后台语音引擎做好,所有的终端都要有一个标准,麦克风等一系列硬件配置的标准也要配合语音识别的整体效果。”
这条路是漫长的,平台的规模效应必须基于整条生态链的造血能力。杨元庆并没有功利地给相关部门下达盈利目标,甚至为了让整个联想不失去对用户需求的敏感度,而坚持自建制造工厂,要知道,很多竞争对手早已依赖外包来做产品了。“这不仅仅是成本和效率的问题,而是你离生产线远了,就没办法真正把你理解的用户需求加进产品里。当然,在和部件厂商的深度合作中,我们还会因此得到一些独享的关键部件。”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联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