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唯广告驱动销量 碧生源经销渠道之忧

2012-04-11 11:32来源:新营销字号:小

    碧生源2000年创立于房山区窦店镇一个农场中的平房中;2010年,也就是十年之后,赵一弘一手创办的碧生源登陆香港联交所主板;2011年12月,碧生源宣称其常润茶在中国销售了13.7亿袋。事实上,碧生源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任何企业都要找到行业规律,明白游戏规则和潜规则,找到自己对应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空间,才能顺利发展。改变碧生源命运的转折点,出现在2007年。

    2007年,一直亏损的碧生源突然不再亏损,并将之前外包的生产线掌握在自己手中。那么,200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

广告的力量

    据碧生源招股说明书,2007年碧生源广告费支出为4910万元,占当年度销售总额的30.1%;2008年碧生源广告费支出为11820万元,占总营业额的33%;2009年碧生源广告费支出为19670万元,占总营业额的28.4%;2010年前6个月,碧生源广告费支出为11710万元,占总营业额的31.8%。

    从2007年开始,碧生源的广告费用支出很少低于总营业额的30%。在碧生源的大本营北京,碧生源常润茶、减肥茶是电视、公交广告的大户。曾在粮食局和顶新集团工作的赵一弘非常了解中国人的消费心理和习惯,“高空打广告制造知名度拉动终端消费者,地下布渠道便于消费者随时随地购买”始终是保健品制胜的法宝。

    从三株到飞龙,再到太阳神、红桃K,直至今日的脑白金、黄金搭档、碧生源等,无一不是靠大量投入广告做起来的,这与中国消费者的媒体权威感和消费恐慌心理有关。一方面,在中国,由于媒体特有的喉舌属性,消费者对媒体广告尤其是中央级媒体广告有着特殊的信赖感;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后井喷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让消费者茫然无措,而“听过的”、“看过的”的商品容易成为消费者购物的第一选择。

    对于保健品来说,以上两种因素体现得更明显。碧生源的财报显示,从2007年到2011年上半年,其广告投入约为7.8亿元,投放额度逐年上升。出于长远发展考虑,广告只能是营销策略而非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正是意识到这一点,碧生源在2010年5月上市前夕,收购健士星生物技术研发(上海)有限公司,并接收了该公司的研发人员,其中很多人曾在联合利华等国际著名企业工作并在功能草本茶研究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渠道多样化

    当品牌力借助广告得到迅速和大范围提升后,然后就是如何将产品以最快捷、最方便的方式传递到消费者手中。碧生源之前做代理时积累的终端渠道资源开始发挥作用。截至2011年6月30日,碧生源的销售人员达到3000多人,拥有经销商429家,掌握零售终端12.3万个,其中零售药店119680家、卖场超市店3260家。由于90%以上产品在药店销售,大规模终端走量吸引了很多经销商加盟,碧生源得以迅速完成全国性终端布局。

    此以,从2009年到2010年,碧生源电子商务平台的年销售额增长了10倍以上。知情人士透露,碧生源“产品在所属领域市场份额达到26%,占有品牌垄断地位,估计未来增长点主要是渠道深耕、提升效率及开发新产品”。

    碧生源正在进一步拓展商超卖场销售渠道,已进入家乐福、沃尔玛、世纪联华、大润发、屈臣氏等超市,与药店相比,进入商超的成本相对较高,入场上架、陈列等均需支付费用。碧生源媒介总监韩广涛说:“很多人宁愿逛大超市,而不是逛药店,去药店的人目的性很强,药店就是点多,总量比较大,实际上逛超市的人更多,所以要在他们出现的场合影响他们。商超的成本一般很高,为什么要做,主要是方便消费者买到。单看商超的费用比药店高,但总体看对销量增长还是有帮助的。增量的来源除了增加品种,还有就是增加渠道。”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碧生源 ]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