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在旅途,如果一味的委曲,也是不能求全的。该拒绝的时候要拒绝。很多作家写过学会拒绝的散文,曾立和没有学过拒绝,但他的这个拒绝,就是一个拒绝的经典。既然工资不高,既然领导无情,那么,这样的地方还呆着干什么?善于拒绝,才能达到人生的新的高度,才能创造人生新的境界。
如果不拒绝又会怎样?继续留在水泥厂会怎样?当年的那个车间主任早已下了岗,现在给别人打工。正因为敢于拒绝,曾立和才创造了后面那么多精彩和传奇的故事。回到家里,父亲获悉情况后问他:那你打算干个么?曾立和说:我学机电维修!曾立和的大哥认识一个叫刘永良的机电维修师傅,知道他技术好。不学手艺的曾立和对机电维修很感兴趣,早就想去学了,如今辞了职,正好去学这个。在景屏街找到刘师傅,刘师傅说,你随时学会了随时出师。刘师傅说的是实话,学这一行,有学一年出师的,也有学两三年还没有出师的,就看一个人的悟性和努力程度如何。曾立和对这一行有浓厚的兴趣,他一天都不间断,风雨无阻,从不请一天假。有一次他从家里冒雨来到景屏街,浑身淋得湿透,结果当晚发高烧到40多度,人都瘫了,送到医院抢救、输液。他不得不在家里待一天,第二天他又来到了景屏街。春节前,曾立和对刘师傅说:师傅,我要出师了。这时,曾立和才学了六个月。刘师傅说:春节后你来上班,给你1200元钱一个月。曾立和在厂里只有100多元钱一个月,这1200元简直就是天价,很多学了三四年的学徒都只能拿到三四百块钱一个月。曾立和问师傅:为什么给我这么高的工资?刘师傅说:因为你技术好。面对如此高薪,曾立和不为所动,他笑着对师傅说:对不起,师傅,我要自己开店!
曾立和是个有胆有识的人,是一个会选择的人,如果他选择1200元的高薪,只能说他是一个当高级打工仔的命。但他选择自己当老板。这也许源于一个天生的那份底气。听说曾立和要自己开店,母亲不相信。但他用实际行动告诉母亲这是真的。
曾立和的维修店开张了。说是店,实际是个棚。他想凭着他一手技术,生意肯定会不错。可是,一个月下来,根本没有生意。怎么回事?难道店子选错了?他一琢磨,问题出在没有宣传。于是他请人写了一个招牌,牌上写明修理电机、电动工具等,还请人在墙上喷一幅广告。
生意果然好了起来,慢慢一个人做不赢了。不久,曾立和带了一个徒弟。但生意好得不行,有时根本做不赢。只好继续扩招徒弟,最多时带到三个徒弟。曾立和大胆的承接业务,能修的接,没修过的也接。为什么敢接呢?曾立和有个法宝:不懂的看书,不能把什么都学好了之后才接啊。
有一次,有个客户送了一个2.2千瓦进口电机过来,这个电机在别的地方修了十几次了,每次修好之后,只用半天就坏了。客户问:你能不能修好。曾立和肯定地说:肯定能修好,没修好不要钱,不但要修好,而且可保你用半年。客户很高兴,主动地开价说:修好了给你600元。曾立和想,修好这个电机成本也就是50元,我赚这么多干什么?不如优惠一点,让他成为长期客户。于是他主动对客户说:给你优惠100元,只收500元。
曾立和是一敢于挑战的人,这就是挑战自己,挑战自己的现有的知识,逼着自己学新的知识,也给自己增加风险和压力。这才是一个人的成长之道啊。他的诚信经营、薄利营销的模式在这个时候也已初步显现,他已具备一个成功商人的基本素质。曾立和马上开始查找原因,经过仔细查看,发现这台电机之所以修好就坏,主要是模具质量不行,而这个模具很难做,很费功夫。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先把模具做好,晚上加班加点,边看书边维修,搞了一个通宵,终于把电机修好了。第二天上午,客户来提货,看到修好的电机,高兴地说:这简直跟原装的一模一样,我以后所有的业务都给你做。曾立和也爽快:你下次来,我在这个基础上再给你少100块钱。
曾立和的生意越做越兴隆,有一次,曾立和师傅的姐夫路过他店子,看到这么多的生意,就问他这些生意是怎么来的,曾立和回答说:都是自己送来的。师傅的姐夫对他竖起大拇指,说:太佩服你了。曾立和笑着说:没什么,就是少赚一点,多做一点。6个月后,工棚拆了,曾立和把店子搬到洞新东门一个很小的店面。只过了两个月,他在娄底城区买了一块地,开始建房子。建房子少钱,他就把店面转了。这一次开店,也赚了8万来块钱。
建好房子之后,他在家休整了三个月,再度出山,重操旧业。这一次,他把目标瞄向了双峰的洪山殿鲤鱼塘,那一带小煤矿很多。他去考察时镇中心已没有门面,最早也要等三个月才有一个到期的门面可以转让。他等了三个月,三个月后已是春节过后,他租到了一个月租金500元的门面。在这样的农村小镇,一般的门面只要100元钱一个月,而这里却要这么高的价。他信心百倍地开这家店,他还是那个理念,要选就选最贵最好的门店。他大哥也非常支持他。但是,非常令人纳闷的是,一个多月过去了,根本没有一个生意上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这条街上有10家机电修理店,还有一个老人家在家里维修,一共有11家店,加上他这家,就是12家了。人家都是熟门熟路,有相对稳定的客户,他这个新开的店子,在这一带没有根基,哪里会有生意来呢?这样亏下去不是个办法,他想要搬迁。
有一天,有个衡阳来的推销配件的业务员到店子里问他要配件不,曾立和看过报纸,知道衡阳有个水泵厂,那里的配件是原装的。就说要配件。业务员说,他们在涟源桥头河设了一个办事处,平时可以到那里去买。
曾立和就骑着摩托车到涟源桥头河去买,其实,主要是想向那里的师傅学到一个绝招。可是,那师傅只卖配件,不告诉他绝招。他就等维修傅在修理的时候在旁边看。但总看不到那关键的一招。怎么办?曾立和相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一次不行,去两次,两次不行,去三次。第四次的时候,师傅终于被他的诚意打动,对他说:装好后,你用木板抵住水泵轴,敲三下,就完全吻合了。回到店子里一试,果不其然!曾立和欣喜若狂。自此,凡是进店维修的人,他都慨然承诺:一个月内免费维修。别人的只能用一天,最多三天,你一个月内免费维修。这还得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曾立和的生意越来越好了。附近太平寺、洪山殿等镇的生意都到这里来了。一个月之后,镇上的十二家店子,只留下他这一家和那个老人在家里修的一家,其它的统统消失了。他把这一带的电机维修生意完全垄断了。这是多么传奇多么刺激多么有成就感啊。
生意大了,有些煤矿不付现金,收帐又收不回,怎么办?唯一的办法就是拖煤。自家烧不了这么多煤怎么办?只能卖,把煤卖出去才变现。于是到处打听看哪里烧锅炉,看哪里用煤量大。联系到娄底煤站等单位要煤,他的煤又能保质保量,并给予一定的优惠,于是与煤站的关系搞好了。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创业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