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领导力 > 正文

孔子之“仁”与管理的关系四方面

2012-04-09 11:01来源:价值中国作者:刘文瑞字号:小

三、管理的基本方法:惯习养成

    君子的培育通过学习进行。对于学习,孔子有独到的见解。他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反对填鸭式的灌输和强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说出了学习的本质。正是这种自主性,可以小心翼翼地避开“己所欲,施于人”的强制陷阱。对于统治者来说,把握权威的强制性和诱导性的边界十分重要,这里面包含着现代管理理论中“权威接受论”的思想闪现。

    翻遍《论语》,即便是对学生的呵责,也没有强制因素。例如孔子对宰予昼寝发出的“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的恶评,只是出于一种恨铁不成钢心态,充其量是说从此以后要听其言而观其行,也没见孔子把宰予开除了。反过来,《论语》中循循善诱的教导则随处可见。因此,孔子的仁学虽然有着可能带来强制外推的漏洞,但他自己对强加于人是有所警惕的。儒学运用权力强制,是从汉代“独尊儒术”以后开始的。

    学习不仅仅是书本,更重要的是行为上的相互影响和潜移默化。所以,孔子对邻里选择和朋友交往有相当多的论述。从管理学的观点看,孔子倡导的是一种有意为之的非正式组织。例如,“德不孤,必有邻。”(《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里仁》)“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佚游,乐晏乐,损矣。”(《季氏》)后来的“孟母三迁”,就是孔子择邻思想的具体实现。

    按照当今西方的组织理论,非正式组织是自然发生的,有意为之的只能是正式组织;而正式组织是具备结构形态的,无法以层级部门结构表述的肯定是非正式组织。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融合,一直到巴纳德才得到了学理上的说明。孔子的思想显然没有现代组织理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他只是从社会生活中感受到了“有意为之”和“松散群体”二者的可结合性,为培育君子营造人际氛围。在这里,可以看到当代管理中强调“团队”的历史渊源。

    孔子所说的潜移默化的学习,已经具备了“惯习”特征。尽管“惯习”这一概念是社会学家布迪厄(Pierre Bourdieu)予以理论说明的,但我们从《论语》倡导的君子养成方式中不难看出“惯习”的先秦经验版。布迪厄把惯习解释为“既持久存在而又可变更的性情倾向的一套系统,它通过将过去的各种经验结合在一起的方式,每时每刻都作为各种知觉、评判和行动的母体发挥其作用,从而有可能完成无限复杂多样的任务”。

    惯习使“集体个人化”和“个人集体化”,赋予人一整套“性情倾向”(布迪厄、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君子的养成,无疑是通过惯习实现的。以当今的组织行为理论与孔子的君子养成实践互证,可以发现,孔子的择邻、交友等论述,就是古代改变人们性情的一套系统,它通过整合经验并感知、评判和行动,将群体中的个体变为君子,将个体的君子扩展到群体,奠定了内圣外王的愿景。

    培育君子的惯习系统,既要坚持不懈,又不能急于求成。所以孔子强调君子的养成要时时努力,“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述而》)“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子罕》)“群居数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卫灵公》)“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但不可操之过急,“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

    而且,孔子还指出,如果对“不仁”过于嫉恶如仇,就有可能带来动荡。“人而不仁,疾之已甚,乱也。”(《泰伯》)所以,惯习群体的形成不能听凭自然,需要志同道合,尽可能减少群体摩擦。对于古语“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矣”,孔子感叹说“诚哉是言也”(《子路》)。即便是能够实现仁政的王者,也需要一世(三十年)才能奏效。“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子路》)百年和一世的期盼,正是治国以育人为目标的旁证。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孔子还说过“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而且在《论语》中,期月和三年,与百年和一世并列。对于这种言辞上的差异,稍加辨析就不难明白,期月和三年,说的是治理绩效,而百年和一世,说的是育人成果,二者恰好形成了对比。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