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跨国公司进退中国关键:制定中国战略

2012-04-09 10:38来源:价值中国作者:谢祖墀字号:小

“失意”公司的普遍问题

    在全球任何一个市场做生意都会有风险,中国也不例外。中国是历史悠久,有其特性存在。中国又是个新兴国家,真正的开放严格来讲是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开始,发展至今刚刚20年时间,对于一个企业发展非常短的,上到中国政府下到中国企业和顾客,都处在学习的过程,摸索到底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事方法、价值观的中国市场,跨国公司在进入之时就要考虑哪些战略和方法是适应中国市场的,哪些是不适应的,从而进行相应的调整。

    在应对中国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之时,要想在中国取得成功,跨国企业需要拥有韧力和适应力,必须着眼于长远,也需要能迅速应对变化,并了解成千上万中国企业家的动力源泉以及中国政府的考量。当我们在冷静观察和分析中国市场中那些“失意”的跨国公司时,它们或多或少都存在下面三个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市场发展快速,尤其是在开放的市场里竞争对手非常强劲,许多跨国公司并不能适应中国市场的瞬息万变。很多跨国公司只是将全球其他市场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简单移植到中国,对中国客户缺乏深度了解。与此同时,中国正孕育出一批实力强大的本土领军企业,与它们展开竞争是跨国公司面对的新现实。这些本土企业更接近和了解消费者,重点生产价廉物美的替代产品,重视营销和分销战略,它们开发的新产品和创新型销售模式都极为贴合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在这方面,一部分跨国公司因为缺乏有效的本土化策略,而在本土领军企业面前难以施展拳脚。

    第二,跨国公司总部对中国业务的期望往往不切实际,而中国业务总经理经常未能完善地将中国市场实际的情况清楚向总部报告。因此每隔数年就替换中国区总经理,往往向前走两步就要退后一步。很多情况下,位于海外的总部往往为中国的战略或业务做决定,而总部并不能完全了解中国市场的需求,使得许多决策并不适合中国的市场状况。CEO们一年来中国一到两次就认为他们对中国非常了解。一些曾经在其他新兴市场诸如印度、巴西等工作过,就认为那些经验可以直接运用到中国。好在很多跨国公司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根据经济学人的调查显示,有40%的大型跨国公司表示,它们已经向大中华区派驻了非常高级别的管理人员,旨在改善对中国的了解,加速总部的决策过程。

    第三,许多跨国公司忽视了中国具有庞大发展潜力的三、四线城市市场,或者有些虽然已经意识到,但从一线市场下沉到三、四线或更深市场时,不知怎样有效操作。在跨国企业忽视三、四线城市的同时,中国的本土企业获得了在这些城市中发展的机会,它们将最终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并逐渐延伸至二、三线城市。其实,中国的三、四线城市拥有巨大的利润潜力值得跨国公司“下沉”去寻找机会。由于三、四线城市的市场更加复杂,所以在下沉的过程中,各个行业还面临着不同的问题,这也是考验跨国公司能否成功拓展中国业务的重要一环。

    总之,跨国公司能否充分了解中国商业大背景,并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战略,是其进与退的关键。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