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铅笔 大世界
1935年,进步人士吴羹梅先生满怀工业救国热情从日本回国创业,创办了中国第一家全能型铅笔制造企业——中国标准国货铅笔厂股份有限公司,经历了风雨飘摇、历史动荡,中铅公司在解放后成为第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1954年改名为中国铅笔一厂。
改革开放后,中铅一厂走上了发展的快车道。1985年,胡书刚开始担任中铅一厂的厂长,上任不久便雷厉风行地推行厂长负责制,抓企业管理,实施内部改革,成效非常显著,中铅一厂一跃成为全国铅笔行业中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企业,并得到国家一级企业的称号。
90年代初,要对企业进行公有制改革,有三条路可以选:一是股份制,一个二纺机模式,最后一个是中外合资模式,当时考虑到企业有品牌、有产品、有市场就是缺发展资金,如有了资金,企业就能如虎添翼,快速发展,于是中铅一厂想通过上市来解决企业的融资问题。
8个月之后,中铅一厂就获得了上海市体改委的批准,在1992年7月登陆资本市场,发行A股和B股,共募集资金约1亿2千万元,并且更名为中国第一铅笔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股占总股本45.2%。第一铅笔成为上海工业系统较早一批改制上市的股份制企业。
上市之后,第一铅笔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规范公司运营。并建立实施了激励约束机制,推行了风险与收入联动机制,奖惩与个人收入直接挂钩。第一铅笔将上市募得的大部分资金用于发展主业上,企业的规模得以迅速扩大,并支撑了企业未来几十年的发展。如今,相比1991年,第一铅笔的资产扩大了56倍,铅笔产量扩大1.97倍,利润增长22倍,跻身“世界铅笔制造业三强”。
一路走来,胡书刚感触良多,“管理好一个企业,要站得高一点、看的远一点、干得好一点,才能使企业发展得快一点。当企业兴旺时,要居安思危,重大决策前要如履薄冰、科学谨慎,抓住机遇时要雷厉风行,而等到企业出现衰退迹象的时候再去考虑,为时已晚。因此,作为管理层要时刻保持清醒”。
接下来数十年里,第一铅笔前进的步伐始终未停歇。铅笔行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充分竞争型产业,在成本高企的上海,走出去成为必然的选择。90年代开始,第一铅笔开始通过“三步走”的梯度转移策略,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90年代初,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期间,市场供给实行双轨制,一方面有计划供给,另一方面需要企业寻找原料,因此第一铅笔的第一步战略转移是用技术换原木,对东北的铅笔加工厂进行技术扶持,将铅笔板生产直接放在林区,降低运输和加工成本。
进入21世纪,第一铅笔为应对民营企业的竞争,开始在东北投资建厂,加工成毛坯再进入上海,此举解决了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2005年至今,第一铅笔仅仅将高档加工、营销、研发、管理等核心部门留在上海,其余的全部转移到周边地区,降低投资成本和运输成本。
战略转移效果显而易见。2010年,第一铅笔创下了21亿支的销售纪录,销售收入超过4.48亿元,铅笔利润突破7300万元。作为国有控股企业,第一铅笔的三次战略转移使之历经风雨而不倒,反而历久弥新,在市场竞争中越战越勇。第一铅笔的成功经验也顺利移植到老凤祥身上,1998年,第一铅笔和老凤祥“联姻”,开创了这个老品牌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