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广告服务 > 正文

徐刚:广告业未来发展的关键在于定位

2012-02-10 14:19来源:重庆晨报作者:李璐字号:小

  重庆今天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刚一说起他的从业生涯,便洋溢出了一番尤为自豪的神情。从1979年末进入重庆日报工作开始,他的工作生涯的起点可以说是和改革开放的进程同步的。在报社工作了近十年后,徐刚以职业经理人的身份开始选择了“下海”——顺应时代潮流,自己创办公司。

  记者:当年都是哪些人在投放广告?1992年后有何变化?

  徐刚:1980年代的广告以生产资料为主,比方说车床广告、机床广告等。广告形式非常简单,标题一般是“为您提供、为您服务……没有什么创意,也没有什么设计。1980年代还没有广告公司出现,因为广告还属于特种行业,执照发放没有放开。

  1985至1990年,报纸广告就开始以家电为主了。此时报纸上多是电视、单门冰箱、单筒洗衣机的广告。家电广告的出现也是有先后顺序的。最初是以电扇为主,然后电视广告多起来,接下来才是洗衣机,最后才是冰箱。

  另外一些广告,则是日化类。那个时候重庆轻工业有五朵金花———重庆啤酒、红岩玻璃厂、奥妮香波、冷酸灵牙膏、兆丰陶瓷,它们都是报纸广告的常客。

  而1992年到1998年,报纸广告的常客则变成了保健品。一些戴着”红帽子“的保健品企业开始在报纸上大力宣传,很多保健品品牌都是那个时期起来的。这些实际上是民营企业找到的一个发力点。

  记者:您”下海“创业,为什么还是选择了广告这一行业?

  徐刚:这和我在媒体工作有很大关系。当时从报社出来的人,在1992年创办了8家公司,几乎全和广告相关。在1990年代,广告是一个非常时髦的行业,”不当总统,就做广告人“的口号共鸣度很高。

  记者:下海初期感受如何?

  徐刚:那个时候,什么赚钱就干什么。我们公司最初以礼品起家,后来还做过刘德华演唱会。大家的盈利模式都很雷同,大约就是找到客户然后赚一点媒介差价,这种情况持续到90年代末期。随着媒体行业代理的出现,广告公司开始分化,有专业做媒体的,也有专业做户外的,也有我这样专业做品牌代理的。

  记者:1992年之后,广告从业环境如何?广告公司的情况呢?

  徐刚:广告业是最先市场化的行业,那个时候,也没有什么束缚,创意点子层出不穷。我给一家楼盘设计的广告词是”全盘欧化“,在日报用了一个整版打出来,现在看起来都有点大胆。

  当年的公司几乎都消失或转行了,我们是幸存者。现在的一些知名广告公司,都是在90年代末期或更晚出现的。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重庆广告企业的现状吗?

  徐刚:重庆的广告企业大致分为三类:一是制作类公司,这种企业一般无法规模化;一种是媒体代理公司,这种企业难以进行模式复制;还有一类是营销设计公司,这种公司专业门槛高,也赚不到什么钱,不过一旦跨过了门槛,就不至于饿死。

  重庆作为西部内陆城市,一些先进的行业标准和管理经验并未进入,加上本地产业规模较小,以及新媒体时代的冲击。重庆广告行业的企业定位并不乐观。

  记者:你对本地企业下一步转型有何建议?

  徐刚:未来中国广告市场会分为四个部分,一个部分在塔尖,大概只有10家左右,靠资本运作来完善产业链,甚至垄断市场。比如传力、实力等跨国公司。还有一部分小一点,可能有100家,比如4A公司,他们有自己完善的品牌和产业链支持。另外,可能还有1000家市场、营销、管理等各类咨询公司,他们被称为创意产业的核心力量。中国真正的品牌化,他们是主力军。最后,是大约10万家各类具备自身特色的创意型企业,他们靠自身的专业品质获得外包和生存的机会。未来,广告公司要发展,一定要找好自己的定位。

(责任编辑:国新)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