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强势品牌在一定区域内品牌认知度高,市场占有率高,但却往往局限于某一片区域,市场空间有限,产品地方化特色明显。虽然多为民企,但向全国市场发展充满了强烈愿望和野心。在区域强势品牌的全国化进程中,不得不面对以下几个现实问题。
战略高度:如何看得远?
原宇通集团品牌营销总监徐卫东先生曾经告诉我,宇通原来不叫“宇通”,而是叫“豫通”,后来才改叫“宇通”的。正是这看起来仅仅一字之差的改变,却看得出一个从名字里都透出强烈的区域性企业,谋求全国化,乃至国际化的野心。为了实现这个野心,宇通引入著名的咨询公司罗兰贝格,进行战略管理咨询。宇通深知,只有突破“站得低”这个致命的弱点,才能“看得远”。这仅仅靠其自身是难以实现的。而罗兰贝格恰恰可以帮助宇通解决这个根本性的问题。
宇通为此付出了1500万的咨询费。但是,这笔巨额的付出很快就有喜人的回报,因为宇通没有将罗兰贝格的咨询报告放进档案室里睡大觉,而是将之一步一步地付诸实施:企业硬件的建设,产能的储备,建成亚洲最大的客车知道基地;在欧洲设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接连收购,建立并强化相应的业务版块等等。而今,宇通不仅早已成为国内客车行业的领军企业,更是走出国门,向着国际化的方向大踏步地迈进。宇通能够从战略的高度,成功地突破了“站得低”这一品牌发展障碍,在其全国化,进而国际化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战术落实:如何走得稳?
一个区域性企业或品牌的全国化之路,除了战略上的准备,在战术层面,也面临着诸多的难题。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如何走得稳。
首先根基要稳。区域强势品牌容易被自身在区域的强势所迷惑,认为在区域市场地位牢固,不可撼动,因而在全国化过程中,对已经有优势的区域有所忽略,麻痹大意,一门心思向外扩张,结果无非导致两种结果,一是虽然花费了很大的力气占领了一些新市场,却把大本营丢了;更有甚者,“赔了夫人又折兵”,全国化之路不顺,新市场拓展又几无收获,原有市场的优势地位也不保。
其次是步伐要稳。秦池酒、亚细亚这些失败的例子到现在,对很多区域强势品牌来说,仍然有挥之不去的阴影。步伐不稳总体来说,有几种表现:
一是缺乏战略指导,盲目行走,一不小心就掉进各种“陷阱”中。一些企业对战略缺乏起码的重视,“拿来主义”精神十足,今天看A企业的做法好,模仿一下,明天看B企业的做法好,模仿一下,最后把一个原本强势的品牌搞成“四不象”,甚至堕落为弱势品牌。
二是有战略,无指导。将既有战略放进档案室,企业领导经常“拍脑袋”,想到一出是一出,步伐混乱。这种情况,如果仅仅是经常出现走弯路,走回头,花钱买点教训,倒也属于正常。但是,多数情况下是贻误战机,最后兵败全国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