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发力 为创新保驾护航
英特尔开始向前转移,直接将品牌传播面向终端消费者,从原来突出处理器的号码转向强调英特尔的品牌名,以实现消费者心智市场的占领。同时期望以用户(终端消费者)的品牌认识驱动给下游厂商形成拉力,以此来形成一条曲线救国,反控下游,摆脱束缚的突围之路。但一个纯科技公司要像麦当劳、可口可乐一样,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方式与消费者建立关联,况且是一个消费者看不见、摸不着、不太关注的产品,这在当时看来是个可笑的想法。
当时是1991年,计算机普及远不及今天,多数消费者甚至并不知道什么是微处理器驱动计算机的真正关键。毕竟,人们只想要使用计算机,对里面的构造并不十分感兴趣。所以,无论是公司内部、行业专家还有媒体都对之保持怀疑的态度。尽管很多人不看好,但从我们前面提到的两大困惑来看,英特尔的营销之路势在必行。好在太阳底下无新,任何企业今天所遇到的障碍或困惑已经有前辈遇到过,并且成功解决,企业需要做的不是自己闷头研究,自己试错,聪明的办法是向成功者学习。英特尔积极从市场中寻求老师,学习并利用已经被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一番研究,他们认为合作营销是个不错的选择。
当时有几个企业合作营销做得是风生云起。比如,美国的杜比(Dolby)音频系统不能单独购买,而是安装在其他设备内,是典型的B2B产品。客户主要有大型的娱乐场所,如电影院,戏剧院;也有索尼、微软等这些电子或是软件巨头。杜比为这些客户提供杜比系统和杜比数字,以实现杜比音效在 DVD, 游戏机,个人电视机和数字电视机的音响应用。以至于电玩爱好者在挑选电子游戏机的时候会问,这个游戏机是不是用杜比的声音系统的?这个游戏机有没有装杜比的声音系统?如果得到回答是No的答案,玩家扭脸就走,这样,有了基于消费者认知而产生的品牌忠诚无疑对杜比的下游形成拉力。
除此之外,杜比还通过在与其合作的电影院等其他的娱乐场所登广告。可以在正确的地点和时机让消费者直观感受到杜比音响系统所带来的声乐享受及高音质所带来的快乐。通过这种方法,杜比直接明确的地在消费者头脑中竖立起一个高音质体验的一个品牌形象。其广告语“科技诠释娱乐”瞬间深入人心。把广告做在合作伙伴内部,从接触点影响顾客,这无疑给intel很大的启示。其他还有特氟龙(Teflon)不粘材料,是与之搭配的煎锅一起购买;纽特阿斯巴甜味剂包含在多种软饮料中,等等。
借鉴以上案例,英代尔总结出其成功将仰仗两项因素:一是消费者品牌打造。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强大的品牌,以对英特尔形成认知保护,同时形成“挟品牌以令厂家”的掌控力。二是合作营销。与个人计算机制造商合作,授予他们使用英特尔商标的权利,借由他们的营销渠道,直接将英特尔推向终端。于是,英特尔成立合作基金。从销售收入拿出一部分累积作为广告资金。只要PC厂商采用英特尔的商标,英特尔将会分摊电脑厂商的广告成本。结果,很多PC厂商都在广告补贴下折腰。光1991年底,就有300家公司参加了这个营销计划。
从此,连续数年我们看到,IBM、惠普、戴尔、联想、acer电脑外包装上都有“intel Inside”。广告中也打出这个口号。英特尔很快就成为曝光率最高的品牌之一。原本CPU作为电脑部件,一直只是面对电脑公司,而电脑公司也要面对用户。英特尔通过联盟电脑公司,把电脑部件直接与用户连接起来,以“Intel Inside”为标志,显示品牌的“品质、可靠、技术领导”。于是,通过长期的品牌建设,英特尔日渐强大,逐渐掌控了与厂家之间的控制权,此时的技术更新换代顷刻会掀起一场PC更新革命。有了品牌的区隔,也对英特尔的处理器形成了保护。毕竟,没有比品牌更好的区隔屏障了。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英特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