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战略管理 > 正文

本土化反溯全球化 安利中国二十年

2011-12-12 10:22来源:中外管理字号:小

    很少有跨国公司的“中国之行”如安利一般充满曲折与争议。前半段几乎是一部危机管理大全,后半段是更深地融入发力。尽管面临与时俱进的挑战,进入中国二十余年之后,中国无可争议地成为安利全球最大的市场。去年,安利中国区更奉献出约220亿人民币的营业额,这种辉煌在其他任何一个市场都未有过。

    二十年来,经历了与异国的市场环境以及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安利(中国)逐步找到了适应这片土壤的方式,练就了其成为外企本土化的优秀样本,并开始从本土化反溯全球化。

别无选择的中国市场

    从1990年,安利就看到了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在一则安利高层报告中写道,“不到中国市场,就不算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1992年,作为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的全国首批两家直销公司中的一个,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成立。但到了1995年,安利在中国才正式起航。但是,时任安利香港总经理郑李锦芬并未想到,要做一个真正的跨国企业究竟有多难。

    开业第一年的年底,安利(中国)就迎来第一次被暂停。不过,这仅仅是其在中国种种磨砺的开始。最著名的生死考验来自于1998年,一纸禁令——所有传销及直销企业停止运营,如当头棒喝,一夜间,安利在大陆的数十个分公司、几千名员工基本陷入停滞,存货堆积如山。更严重的还有对公司形象和人员信心的打击。环顾四周,重压之下,同行业的跨国企业要么选择了放弃直销模式,要么索性放弃了中国,撤离中国市场。

    安利(中国)选择了坚持。坚持跟政府沟通,配合调整,也坚持保留自己的竞争优势所在。结果已为现实所验证。3个月后,安利(中国)获批以“店铺销售+雇佣推销员”方式转型经营,为自己找到了新的出路。“其实选择不难,因为没的可选。”安利(中国)总裁黄德荫回忆说,“但那段时间说服工作比较有挑战性,要告诉美国,为什么我们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要说服营销员,为什么采取和传统安利不同的模式。”

    直到今天,安利在所有的海外市场都仍然在用同一种模式:多层次直销。但中国成为惟一的例外。黄德荫非常理解:“不仅是直销业,在很多行业,外企都会说,为什么我们在海外都这样做,在中国却不行?其实这是胁迫中国接受一套在海外行之有年的模式。他们可能真的不知道中国有自己的国情。”

主动本土化 自然全球化

    数次重创之后,安利(中国)开始在内部发力,学习应变,更开始加快主动拥抱这个新兴市场的步伐。安利后来能够获得异乎寻常的活力,很大程度上得益于1998年至2005年的漫长调整期。为适应中国市场,安利(中国)不断寻求变通、转型。一个有趣的例证是,为恢复企业声誉,取得政府信任,安利(中国)曾专门成立了一个小团队。但凡结识一位政府官员,就对对方说:请你坐下来,我跟你介绍一下。尽管知道如此解释的效果未必立竿见影,但在他们看来,这是自己诚意之态的惟一表达方式。

    安利(中国)调整了产品包装的大小、口味的取向,邀请体育明星做代言,大力整顿了营销队伍,按照要求成立了工会,还把整个管理团队都变成了中国人——99.5%来自大陆,仅有的另外0.5%也都是来自香港、马来西亚等地的华人,全都会讲中文。这一切都是为适应中国人的习惯。在不断的摸索中,他们还在以前的基础上,于2007年启动了三合一经营模式(店销、经销、直销),如今,已经在全国建立了240个店铺。资深的销售员会独立经营,做经销商。这些人不但是销售能手,更承担很多市场服务的功能,会不时以导师的身份出现,为销售员们做产品培训。

    在这种不断的主动融合中,安利(中国)的销售额噌噌地涨。而与此同时,其海外市场突然发现,这个起步于磨难的分支机构,已经成为值得研究与效仿的对象。最典型的是对店铺的使用。事实上,在安利,开设店铺乃香港首创,但中国区真正将这一模式做出了特色。平均达2000平方米的每个店铺都是一个生活馆,功能不仅是销售,更是体验中心,安利的不少培训也都会在这里进行。在培训师方面,按照安利的惯例,是全部由营销人员承担的,他们有着宝贵的经验,能让培训更切实际,更有效,也更经济。但安利(中国)成立了自己的培训中心,由企业员工承担了培训的一大部分,包括一些产品培训,但更重要的是宣传长远经营,遵守法规,爱护形象等。原因是:直销员做培训师很容易使听者受到其个人信念的影响,而在中国,安利必须为直销员的行为负责。

    还有纷繁多样的活动,以及广告。事实上,广告的运用给一向只靠口碑传播的安利开创了先河。很多类似的做法,都萌生于中国,海外也开始采用,甚至包括北美洲,那个最传统的市场都在学中国。摸着石头过河,用沟通找到双赢答案,这一点改变了不少外国人的固定思维。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