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公交出行或步行的实时导航系统、用于远程手术急救及健康医疗的服务平台、中小微企业海外销售的服务系统……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首批确定的19个拟扶持项目近日发布。这是实施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方案的重要一步。
2011年6月,中关村国家示范区被确定为全国第一个现代服务业试点区域。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中关村创新平台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北京重点产业方向,积极组织项目申报。经过评审,确定了首批拟扶持项目,总投资约28亿元。
此次入选的项目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技术研发要以需求为导向,贴近民生。首批入选的19个项目涉及智能交通、家庭信息增值服务、远程医疗、节能环保等领域。
“公共交通出行者行人导航服务系统建设及应用”项目,是为了服务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或步行的市民;“远程手术急救及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项目是为了让老少边穷地区的人们,也可以享受到大城市专家的诊疗服务;而“NGB关键系统研发和产业化”项目,则让市民在家里通过一台电视,就能实现缴费、转账等功能。
其中,不少应用是跨行业、跨领域的。例如远程手术急救及健康医疗服务平台项目,涉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跨门类,跨学科,因此由北京天智航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共同承担。
成为现代服务业试点项目,能直接获得资金扶持。根据四部委与北京市签订的中关村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协议,中央财政未来3-5年内将投入15亿元支持中关村现代服务业试点,北京市将按照不低于中央投入的规模加大资金支持。在今年的试点工作中,中央财政投入3亿元,北京市配套投入3亿元。
市财政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北京将统筹各渠道投入资金,设立现代服务业试点专项资金,通过财政补贴、股权投资、贷款贴息和以奖代补四种方式,对试点项目予以支持。在首批19个试点项目里,政府初步计划投资约2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7%。
资金扶持,仅仅是试点项目所获得的利好之一。根据试点方案,本市将依托中关村强大的政策环境和资源优势,以服务产业需求为导向,建立技术研发、中试开发、技术转移、成果孵化等生产性公共服务平台建设;通过担保融资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银行间债券市场等支持方式,解决现代服务业企业融资难问题。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现代服务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