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号称“中国最大民营书店”的光合作用书房在北京的几家分店关停,大望路等店面还遭遇了供货商的哄抢,以减少被拖欠货款带来的损失。
从媒体的报道和一些业内人士的讨论来看,光合作用的这次大败,其直接主因是管理层动荡、定位失误和内部管理混乱,在大商场等地过于激进的分店扩张策略,也给资金链带来了沉重负担。
但是,众多业内人士在谈及这一问题时,均无法回避电子商务即网上书店对整个图书销售行业的冲击。很多人说,现在实体书店成了网店的免费展厅,消费者在书店看书、下购买决定,再回家去网上书店比价下单。实体书店的进货价最高可能达到标价的七折,很多网店的售价才七折,在价格上,实体书店无任何优势。
实际上,网上书店对实体书店的价格优势,仅仅是最表层的优势。在最底层的资本层面上,网上书店因为生于互联网行业,先天具有风险投资、上市等便利的融资渠道,可以在发展前期不盈利甚至大亏损,靠凶猛的资金优势取得主动。
亚马逊网上书店刚上市那几年,一位科技专栏作家曾描述过一幕“诡异”的场景:每年年会上,亚马逊CEO贝索斯在演讲中都会激情四溢地宣布,我们今年又亏损了多少,比去年多亏了多少;而全场听众报之以山呼海啸般的欢呼。这并非非理性的被忽悠,而是他们都理解,亏损扩大意味着受众面扩大,电子商务获取了“实地”之后,其规模效应和供应链管理的优势才会逐渐体现出来,最终扭亏为盈。
除了资金和运营上的优势,很多人还忽略了电子商务和一切互联网业务的优势:高度精准的反馈性。每个顾客都必须上网,他们的消费习惯和反馈都将成为精确的数据提供给电商平台。通过大计算量的数据挖掘,电商企业得以获取消费趋势、库存管理和配送等方面最精准的数据。一个理论现代化的标志是数学工具的使用,而一个商家现代化的标志则是高度精准、及时的量化管理。这方面,电商企业具有传统业态无可比拟的优势。
不独中国,在电子商务最发达的美国,传统书店的式微也是这几年的趋势。全世界幸存下来的书店如台湾诚品,更多地像是一个个例而非趋势。中国的书店零售面积似乎看不到大幅度下滑,但那是新华书店这种存在而造成的,却与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无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