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向补齐短板
在横向广泛、密集地进行地域覆盖的同时,用友也在纵向开展行业化深入经营,自2008年开始,用友大手笔收购了一系列行业性管理软件厂商。通过收购行业性公司,用友快速补齐了原本在许多行业信息化领域的短板。
2010年6月,用友以4.86亿元的价格,收购上海英孚思为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99%股权——这是用友自成立23年以来最大的一笔并购案,同时也是中国管理软件历史上最大的一笔并购案。
“在并购英孚思为之前,整个并购团队已经做了相当多的功课。”用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郑雨林负责并购工作,他对记者如此说道。为了深入了解这个公司,用友的人力资源部门甚至都参与到被收购对象的考察当中来。经过考察,用友发现,英孚思为当时在汽车行业的客户数量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0%。这家在DMS(汽车经销商管理系统)领域内有着深厚的技术和客户基础的公司,能够帮助用友补齐在DMS系统方面的短板。用友在汽车ERP系统和与上游的零件供货商协同的SCM系统方面非常具有优势,而一旦与英孚思为在DMS方面的绝对性优势对接起来,用友为汽车行业客户提供全价值链的专业服务能力大大加强,所获得的客户数量也顿时激增。
但郑雨林分析,更重要的在于,通过收购这些细分行业的精英企业,用友从外部学习到了新的能力。英孚思为在行业化客户经营里面,业务模式,思路清晰,项目管理能力做得非常到位。通过收购英孚思为,用友能够学习到英孚思为的“管理+咨询”的模式和方法,从而在整个行业公司里面去推广。
在用友的历史上,一共发生了两次并购高潮。
第一次是自2001年至2003年,当时的用友刚刚上市不久,正面临从财务软件厂商向ERP软件厂商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的典型收购案例是用友收购了当时在ERP领域领先于大陆地区的台湾汉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高了自身的ERP技术开发能力和客户渠道。
第二次并购高潮则是自2008年至2010年,用友共计收购了15家公司,金额超过了10亿元,大多是围绕着最热门行业所做的并购项目。这一时期用友正面临从产品经营阶段向“客户化经营”阶段的转型,并购细分行业的公司,用友获得了在某些原本不擅长的热门细分行业领域的技术能力和客户渠道。
根据郑雨林透露,这一阶段的并购为用友贡献了超过20%以上的收入增长,收购效应在用友今年上半年的财报增长中得到了显著的体现。比如2008年,用友以3.8亿元现金收购财政行业信息化软件企业方正春元,根据中金公司当时的研究,这一并购将用友在国内财政信息化市场份额提升至50%。同年还收购了房地产信息化厂商上海天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将用友的解决方案覆盖到房地产行业从高端到低端的全部客户。2009年,用友收购北京时空超越科技有限公司,这是一家从事医药流通、零售软件开发及市场推广的厂商,深化了用友在医药连锁细分行业的经营……
并购胃口越来越大,也在考验着用友的消化能力。针对并购过来的公司不同的特点,用友逐渐摸索出不同的整合经验:比如,针对英孚思为,为了留住该公司的专业性人才,保存既有优势,决定采取独立运营的方式,英孚思为作为用友的一个全资子公司存在;针对并购过来的PLM、CRM产品线领域的公司,将之成立独立的事业部;针对某些被收购的规模不大的行业性分公司,则将之融入到集团已有的事业部里面去,比如被收购的房地产行业软件公司上海天诺,采取的就是这种做法。
但转型还没有停止,用友的收购之路还将继续。2010年年底,用友发布了从管理软件向云服务转型的“云战略”。王文京宣布,在云计算席卷全球的大潮下,用友要在未来10年内,“成为世界级管理软件与云服务企业”。为了迎接新浪潮的到来,郑雨林认为,用友不会停下进一步扩张的脚步。“用友的新一轮并购高潮将从2011年开始。”他说,新一轮并购重点将围绕着“云计算”商业模式做文章,重点收购在云计算方面有技术、资源、能力方面的公司。
郑雨林最近也在积极看一些具备云计算能力的互联网公司,他对电商平台类、社交网络类、海量数据分析类以及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公司格外感兴趣。“这样的公司可以帮助加快我们的转型,让我们学习到新的商业模式和经验。”不过,目前国内的“云计算”类型的创新型公司大多在探索阶段,如果用友收购一批这样的公司进来,短期内不太可能为用友的绩效带来很大的增长。显然,用友对此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
这家顺势而为的公司在过去20多年的IT业变革中始终扮演着弄潮儿的角色,如今又将迎来新一波的“风口浪尖”。它还能踩好节奏,把握好平衡吗?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用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