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课外培训行业火爆,仅报名参加文化课课外辅导班的中小学生就有15万人。据了解,不少课外培训机构在开设的培优课程中大打“超前学习”牌,超前学习成了课外培训“主旋律”。不少教师认为,机构夸大超前学习的作用,家长把孩子送进这样的“培优”班,是被机构忽悠了。
超前学习成培训机构卖点
据了解,许多家长为孩子报名课外辅导,直接原因是为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而课外培训机构以超前学习为卖点,吸引不少家长的眼球。
吴女士的儿子正在一所名校上初一,每个周末要上两个培优班。昨天下午,在罗湖区一家课外培训机构休息室里,记者采访了正在等着儿子放学的吴女士。她非常认同课外培训机构以超前学习的方式来培优。吴女士说:“孩子在课堂上‘吃不饱’。我听了培训机构的培优课程安排,他们说超前学习对孩子提高成绩非常有效,我觉得有道理,就把儿子送来了。”
在福田区一家培训机构,刚从培优班下课的初二学生小杨告诉记者,今秋新增了化学课,开学后他发现,与一些同学相比,自己的反应总是慢半拍。原来老师教的内容,周围不少同学已在暑假时学过了。第一次测验,小杨得了85分,被那些“提前进修”的同学轻松超越。得知同学们提高成绩的“诀窍”,国庆假期他主动提出上培训班。
教师不看好超前学习
对课外培训机构以超前学习的方式来培优,记者采访了多名教师,他们对此不看好,认为学得早未必就学得好,超前未必能超越。
福田区园岭小学教师马立友是省级教学能手,也是“华杯赛”、“奥赛”高级教练,“两岸四地少年邀请赛”金牌教练。马老师说,据他了解,平时学校正常上课需10课时讲授的知识点,在培训班里只用2课时就完成了。为赶进度,老师对一些基本概念往往是生吞活剥地灌输,不能从容进行深入分析。一些概念的发生背景也被老师省略,直接给出定理、公式,并很快进入题海训练。学生的认知过程没有受到重视,知识的掌握常常一知半解。
马立友认为,那些超前学习的学生经过短期强化,虽然进入状态较快,但遇到概念性较强的题目仍一头雾水。
张承宇是深圳中学数学竞赛金牌教练。他认为,课外培训应在学校老师已讲授的基础上,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同学解决课堂上留下来的问题,帮助学有余力的同学作适当加深拓宽,不应盲目超前教学。
张老师说,据他了解,有培训机构号称“10节课讲完初一数学,38次课学完高中数学”,非常可笑,这样的超前必然是生吞活剥,导致学生消化不良。他认为,机构以超前学习来培优有一大弊端,就是学生在学校上课时因为内容重复,导致上课不听讲,而这些学生实际上对课堂所授内容只是一知半解。
福田区梅园小学教师沈平也认为,“提前学”要慎行。他说,经常有家长向他咨询是否应提前学习,他通常建议不要提前学习,原因是提前学不能有效弥补学习漏洞。课外培训的主要作用在于查漏补缺,提前学与正常教学不合拍,学生在对新教材、新知识体系完全不了解的情况下学习,往往是“超前未必能超越”。
“超前学”泛滥有原因
朱华伟教授是数学奥林匹克国家队主教练,朱教授认为,“超前学”只适合极少数有天分的学生,不能搞成“全民教育”。
“超前学”为何会在课外培训机构泛滥?张承宇认为,机构热衷“超前”,是因为新课对学生有吸引力,课比较好上;而加深拓宽,做不好变成炒冷饭,不是随便一个老师就能做好。
马立友认为,相对未提前学习的孩子,已学过一遍的学生更容易取得高分。一些家长发现,别的孩子学得比自己孩子多时,会觉得自己的孩子落后了,超前学习容易找到骄傲感和自豪感。因此,为抢占市场,课外培训机构以朝前学习为竞争手段,有意夸大宣传超前学习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