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界先生的个人理想
周树明称自己是一个理性与感性交织的人。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外企开始的。在这种理性的环境中,他却一直喜欢唯美的东西,比如音乐,比如文学。他甚至还做过歌手,家中珍藏着4000多张CD.这是“咖啡+音乐”这个灵感的源泉。
在外企工作的十年间,周树明最初是在一家台湾饰品企业做西南地区的总经理,后来还在柯达负责市场推广工作,最后在百事可乐市场总监的位置上结束了自己的外企生涯。“我还是想做一点自己的事情。”
外企的优势在于其系统性和理性思维,而国内企业没有章法,大都是“一招鲜,吃遍天”,结果到了一定的阶段以后,每一个企业老板都在喊缺人。如何利用在外企中积累的知识来帮助国内企业成长?2003年底,周树明创建了鼎联咨询,同时,为了网罗人才集聚人脉资源还创办了猎头公司,网罗了一大批在世界500强企业中做过营销高管、具有实战经验的团队成员。
依靠这一资源,周树明开创了“策略+执行”的咨询模式,将咨询小组派驻企业进行贴身服务,其咨询收入直接与企业的业绩挂钩,这既解决了企业的眼前问题又培养了企业的后备人才。按照这一模式,周树明的鼎联咨询甚至为不少客户连续服务了六七年,而这种业绩在中国本土的咨询业内是很难看到的。
八年间,周树明服务过上百家的企业,也看过了不少的商机,积累了人脉、资源与行业经验。为人作嫁衣多年,周树明“想做一点自己的事情”的念头依然强烈。在周树明的理想中,要做,就要符合自己的爱好。八年来,他一直在寻找符合自己的理想的创业机会。
几年前,周树明在为一家企业服务时,在云南接触了一个家居店。在周树明看来,这个家居店更像一个小超市,经营情况也不是很理想,只能够勉强保本。从财务数据上分析,这个家居店和国内大多数卖场一样,“什么人都在往里进,说白了,就是没有定位,没有聚焦消费群体。”周树明发现,在这家“超市”里面,家居用品卖得还不错,就向对方建议,把家居用品做起来,其他东西全部缩减。
就这么一个点子,这个家居店的经营开始有了明显提升。之后,周树明又帮它做了详细的规划。“这样一个投资30多万元的小店,一个月的纯利润可以达到三四万元,而且,这个店还是在云南一个很偏的城市的一条很偏的街道上。在当地,它变成了小资人群的聚集地。”
这似乎让周树明看到了生意与生活的方向。
后来在重庆,他的几个朋友想创业,周树明又向他们推荐了这个项目,“开了之后生意也还不错”.“我帮助他们构建了系统,但我自己并没有太去参与管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还能够经营得风生水起。”在这之后,周树明才沉下心来研究这个行业。
从生意到生活
对于长期从事营销咨询的周树明而言,摸清一个行业的基本情况自然不是什么难事。“咖啡+音乐”之外的理性思维,开始迸发出力量。
他很快便发现,“轻装修、重装饰”,现已成为人们装修装饰中的重要原则。据统计,全国30多个省会城市、390多个地级城市和近3000个县级城市,创意家居用品的年消费能力高达2000~3000亿元。更多人准备将装修费省下来,用以购买能够让居家充满个性和情趣的家居用品和装饰品。
但在国内,几乎还没有全国性的连锁店去满足这群消费者。
在周树明看来,宜家算是一个。宜家有自己的优势,简约、小资,价格也不贵,但又有许多缺点,一是,宜家的市场覆盖率太低,全是开在大城市里,它也不可能去做社区店;第二,其整体定位略微偏低,满足不了许多潮流人群的时尚需求;第三,其经营的产品仍是以家具为主,家居为辅。
至于整个家居市场,则是高低分化非常严重。国内几乎每一个城市都有许多的小家居用品店,但多为散兵游勇。另外,这些店经营者的思路,或多或少有自己的短板,整个行业缺乏专门的人才。
然而,在整个中国的二三级市场上,这一类产品的需求增长又十分强劲,消费者需要更好的业态去满足他们。另一方面,这个行业的毛利率又非常高,尤其是对于极具特色的产品来说,由于产品没有可比性,“一个杯子,卖五块还是卖一百块,它取决于购买者的感受,想象空间非常大”.
尽管看上去市场环境很不错,但周树明也很清楚,这个行业的难点在于:第一,家居用品不是快消品,他打了个比方,比如说杯子,我不可能每天都去买一个,那怎么去保证你的整体销量?第二,行业门槛说低不低,要说高也不算太高,你怎么去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我希望不是做一个单纯的家居用品商店,而是生活体验馆。”周树明将目标市场锁定在20~40岁之间、追求生活品质、追求时尚与潮流、富有小资情调的女性身上。于是就有了“咖啡+音乐+家居”,再加上“连锁”这一概念的爱家物语。
这一定位听上去很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异常复杂。周树明坦言,这个业态融合了其生活、思想、资源、人脉的各个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