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思商学院 > 人力资源 > 正文

TCL人才战略 鹰型人才养成记

2011-09-27 14:39来源:第一财经日报字号:小

  “自2004年国际化并购以来,TCL一直致力于国际化人才梯队的建设,‘鹰之系列’人才工程构筑了TCL国际化最坚实的基础。”2010年4月,TCL集团董事长李东生在公司2010年全球经理人大会表示,目前TCL集团全球6万多名员工,其中外籍员工比例接近10%,不同国籍和专业的员工活跃在全球研发、制造、营销等管理岗位上,TCL自己培养的本土高管人才也开始担当起了国际化经营管理的重任。

  李东生有些自豪。因为,TCL全球化产业管理架构已经形成,经过十余年的国际化市场拓展与整合,TCL在中国、新兴市场、欧洲和北美的产业架构已经形成,特别是拥有战略意义的北美墨西哥工厂和欧洲波兰工厂,可以有效地规避全球化贸易壁垒,国际化运营能力从学步阶段已经迈向了成熟。

  而支撑这一全球化产业管理架构的核心是人才。李东生强调,企业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的竞争,TCL的成功在于人才战略的成功。

  今年1月29日,TCL集团公布了公司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股权激励方案,将向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管理层、核心技术人员等164人实施股权激励,激励计划的标的股票数共计8612.36万股。

  在此之前的2008年3月,TCL通讯也曾进行过一次股权激励。当时,TCL通讯向100名员工实施“金手铐计划”,并拿出3900万港元购入公司股份来奖励这批员工。

  从这一点来看,TCL的“鹰”是训练出来的,定时的、实质性激励成分,也是其人才战略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留住人才

  不过,在此之前,因为国际并购,TCL经历长达三年的痛苦期。如何在危机时将人力成本降到最低,并留住TCL未来发展所需要的人才,同时还要让留下来的人才发挥其最大作用,一系列未解的难题都需要TCL人力资源总监许芳给出答案。

  “在危机时期对组织和业务进行调整是必然的,裁员也是司空见惯的,但大规模裁员的负面影响实在太大。”许芳表示,基于上述考虑,TCL在2005年、2006年最困难的时期也没有轻易采用规模化的裁员手段。

  TCL对组织和人员进行优化的方式是减少层级,使组织架构更加扁平化,使业务流程更加简单流畅,从而更加快速地响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在优化过程中,TCL提倡一人多岗,一人多职,将人力成本降到最低;并提倡一专多能,将员工潜力发挥到极限。

  但是,相关数据显示,在企业危机动荡时期,90%以上主动离职的员工都是企业想挽留的优秀人才。

  “在危机时期里,我们对主动申请离职的员工给予特别关注。”许芳说,很多时候,员工离职不是因为大环境,而是因为小环境,甚至是因为与其直接上级沟通不畅。在公司层面,很难改变大环境,但可以把小环境营造好,这是避免关键人才流失的关键所在。

  此外,为应对危机,TCL也借用了一些咨询公司的做法,在公司杰出经理人的通用胜任力模型(GLS)中增加了一项指标,主要考量管理者是否具备提高团队士气、带领员工化解危机的能力,而且还采用了更为灵活的人才甄选方式。

  一方面,当前那些在国际化大公司受过多年职业化训练的关键人才、稀缺人才的空岗率升高,TCL会把握时机“猎挖”一些平日难以求得并且公司一时难以培养的人才;另一方面,TCL会严格控制进人增编,重新梳理工作职责,理清工作的饱和度,真正做到人岗适配。对于比较容易获得的人员,或是可有可无的岗位,一律不进人不增岗。

  “控制人力成本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发挥现有员工的智力潜能。”许芳表示,TCL集团人力资源管理中心已推行“NBA”(Next Best Action)工作法。面对一项任务,公司总会要求员工追问:下一个更好的行动方案是什么?这样TCL在做每一个动作时,都会想到它将产生的结果是什么,从而力争做到绩效最大化。此外,TCL还通过更多更灵活的工作方式来控制成本,比如轮休制(特别适用于一些淡旺季很明显的企业)、保底薪休假、无薪休假、协议工作等方式。

(责任编辑:新不颖)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