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文体娱乐 > 正文

专家视角:与互联网共享新的传媒市场

2011-08-25 10:58来源:《中国记者》杂志作者:蔡小伟字号:小

提升权威 在评判中分享

  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海量信息,但它就像一个巨大的“菜园子”,多种信息应接不暇。同时,各种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为人们获取所需信息增加了大量时间和成本。善于对信息进行选择鉴别的专业媒体就像一个“超市”,各种经过过滤整理、去伪存真、精细加工的成品分门别类地展示在读者面前,方便他们挑选。新媒体的双向度传播方式形成了“全民发声”语境,使传播权、话语权“碎化”,虚假、无效信息横行,给人们带来无尽困惑。与此同时,网络的泡沫化也在出现。面对海量信息,网民们需要分清真假、对错、美丑,需要意见领袖,需要标准答案。这等于互联网发出了数亿的考卷,同样需要提供数亿的标准答案。

  谁来提供标准答案?我们传统媒体,特别是党报集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升媒体的权威性。党报的权威性打造,主要体现在重大题材、重大主题的报道中;体现在重大政治、经济、文化新闻的发布中;体现在理论问题的阐述和方针政策的解释中;体现在重大事件“不失语”的舆论引领作为中。一句话,体现在公信力上。在尊重新闻本原的前提下,我们应巧选与创新新闻角度,对同一新闻信息加以独家认识和独家表现,使传播内容更全面客观、更耳目一新以及更具有解惑受者的思想效果。作为思想纸,党报要在引导观点和传递思想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当今“独家”“首发”难求的语境下,力争通过话题设置、评论发言和时政解读,锻造出具有思想性的传播平台,为受众提供权威性的新闻解读和深度答案,甚至标准答案,及时表达可信赖的专业意见包括平衡意见,以权威性加强党报的必读功能。

  思想、观点、文化内涵和社会责任向来是党报独特的优势,传统媒体在权威地传播真实信息、坚持做好原创的同时,应将微博等新媒体作为获取新闻素材和放大自己声音的重要平台,以理性的分析和思考,做好分析性、解释性报道,突破动态新闻的肤浅和表象化特点。以开放的姿态,加强与公众的互动,吸引他们广泛参与讨论,将其分散的意见转化为集中的、主流的舆论,从更深层面达成与公众的交流与融合,在公众的共鸣和传播、再传播中,锻造品牌影响力。(作者系福建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福建日报报业集团社长)

(责任编辑:李飞)
转载声明:谋思网转载此文的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表明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章内容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甄别,以防风险。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