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压力是“双面人”元凶
“工作中是任劳任怨的黄牛,一回到家便成难以接近的刺猬。”省社会心理学会常务理事程峰告诉记者,“双面人”已普遍存在于职场中,尤其多存在于脑力劳动工作族群中,而且有加重的趋势。他们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实际内心已伤痕累累,不堪重负。他们在职场中能自如应对繁琐工作和复杂人际关系,维护自己的良好形象,但回到家中,卸下防备,家人却成了宣泄对象。
程峰说,心理压力是导致“双面人”的主要原因,其来源于工作压力、人际关系、心情压抑等方面。现代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强度的增加,往往使人们忽略了心理健康,而竞争的激烈使得职场人士不得不时刻保持紧绷的心弦,没有时间去管理自己的心情,使得坏心情积聚,从而导致心理问题。要克服这样的心理问题,需要及时调整自我状态,缓解压力。
B面:回家发火
人在职场,必须要遵守一定的规则,甚至是潜规则。在家就不同了,家是自己的小天地,再也不用伪装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职场中人会以“本我”的形象出现,或者会把职场中的压力、怨气转嫁给家人,于是,就会出现一个人、两个“面”的情况。受访人:隋女士,某汽车4S店销售代表
一个6岁孩子的妈,和公婆一起居住。
懒媳妇和刺猬老婆
隋女士的收入比老公高,而且经常单位开会或客户应酬较晚回家。老公负责接送小孩有时顺便做饭,隋女士的婆婆看在眼里,总想找机会说道自己的儿媳妇。隋女士回家一般不和公婆说太多话,有时间就陪陪女儿,“宝贝,开学就能去学钢琴啦,高兴不?”隋女士抱着自己的女儿兴奋道,“我们家宝贝又漂亮又有才,妈妈真高兴!”
一转头,隋女士看到正躺在床上看报纸的老公就不由得发火,“明天早点儿送孩子上学,别路上堵车又耽误孩子上课,老师已经给我打了好几次电话说女儿迟到了,每天也不知道磨蹭什么!万一把孩子惯个拖拖拉拉的毛病怎么办!”三言两语又夹杂着火药味已经是夫妻俩的家常便饭,匆匆的一天经常在吵闹中结束。
受访人:赵主任,某公司中层领导
未婚,家中独子,和父母一起住。经常因为“找对象”的事,跟母亲顶撞。
总让妈妈操心的儿子
“儿子,上次妈跟你说的王阿姨介绍的姑娘,你这个星期抽空去见见吧!”“没空!妈,你以后别老瞎操心,每次见得那都是什么人,见着就烦!”赵主任已经不耐烦一回家就听母亲让去相亲的事情。“你怎么看谁都不顺眼,人家都是拣好的给咱介绍,每次你连个好态度都没有。”母亲是苦口婆心,“你也老大不小了,事业也挺顺利,赶紧成家就圆满了,院里跟你一样大的小刘,孩子都一岁了……”
“妈,你别唠叨了,晚上我没吃饱,再给我煮点面,把我的西服给熨了,周末我要穿。”刚坐在母亲面前没一会儿的他起身走向了卧室,重重地关上了门。
这样的情景剧几乎每天都在上演着,对于妈妈来说,赵主任的媳妇问题真让人“操心”。
受访人:郑老板,经营一家铝塑钢材
妻子是会计,女儿在读大学,经常在家的口头禅就是:“缺多少钱?”
咆哮的老公
“给我拿拖鞋,快点!”又是三更半夜,一身酒气的郑老板在门厅吆喝着老婆,“你们都舒服,就我一个忙,忙死算了!”
郑老板的妻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看到郑老板喝醉的样子又担心又难过,挨着埋怨,还要忙着泡好蜂蜜水给丈夫解酒,此时,已经凌晨两点。“咱们不缺钱,咱闺女要买什么随便买,你想吃什么随便买……”郑老板瘫在沙发上还念念叨叨个不停。“以后少喝点,你看看几点了……”妻子劝道。“你少给我婆婆妈妈,一回来就心烦……”郑老板手一挥,将蜂蜜水打倒在地……
建议:学会调整适当减压
对于情节较轻者,程峰说,要学会自我调节。首先,学会缓解压力,比如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适当运动;其次,调整工作目标,讲究循序渐进,不制定“跳跃”式目标;最后,调整生活方式,增加和亲人交流沟通的时间。对于情节较重者要及时咨询心理学专家,请心理学专家制定定期的心理减压课程。“工作耗费了我们太多精力,但成功也在于‘熬制’,就像煎熬中药,需要抓对方子,把握时间,掌握火候,时间过长火候过大,反而失去最佳药效。”程峰表示,工作中过于拼命会适得其反,并且给自己积攒不少压力一时难以化解。
在对待家人方面,程峰建议,不妨为亲情做个计划,隔三差五约家人或三两好友一起吃饭喝茶,用放松的心情聊聊闲事,用关心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爱人孩子和朋友,定期提醒自己关心家人的生活、孩子的学习情况,遇到节日或闲暇时间近郊远足。有效的沟通不仅能产生幸福感,而且更能提供有效动力,达到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