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看待全球经济金融格局中的滞胀风险、美债风险和欧元风险
记者:当前,西方主要经济体较低的经济增长都伴随着较高的通胀率,如何看待这一滞胀格局带来的风险?
缪建民:从目前的欧美经济金融形势看,欧美经济已处于停滞中,而通胀已经抬头,实际上已出现了滞胀的格局。
欧美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成功抵御了通缩,但同时引发了潜在的通胀风险。美国6月份CPI已达3.1%,扣除食品、能源的核心通胀也已达 2.1%,而上半年两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长只有0.85%,滞胀风险已摆在眼前。货币政策在推动增长与遏制通胀方面已难以兼顾。因此,奥巴马政府不惜在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强烈反对及市场不存在供应短缺的情况下,于6月24日冒然决定连同国际能源署(IEA)27个成员国在7月份一个月内释放6000 万桶石油战略储备以打压油价。决定宣布后,国际原油价格当天从每桶100美元以上回落到每桶90美元左右,美国汽油降至每加仑3.5美元左右。此举一箭双雕,一方面可以压制CPI,另一方面等于给消费者免税630亿美元,可以刺激美国经济。因为高油价不仅推升通胀,而且影响经济增长。历史上经通胀调整后油价较长时间停留在每桶100美元以上的只有1979年和2008年这两个时期,两次都引发了经济衰退。一般认为,油价每桶每上升10美元,世界经济增长会下降0.2%。所以,美国通过释放石油战略储备打压油价具有重要的战略经济意义。有人甚至认为可以把此举视为变相的量化宽松政策。但由于全球石油供需的基本形态并未发生变化。今年一季度全球原油日产出为7440万桶,比2005年5月时的日产7420万桶只增加了20万桶,而6年来全球市场对石油的需求已大幅上升。根据英国石油公司2009年的报告,世界石油产量已达到了峰值。自2004年以来全球石油产量处于停滞或下降过程中,尽管期间油价已大幅上涨。这说明石油的供给已没有价格弹性。油价的变化更多取决于需求。而需求则取决于经济复苏的进程。
除美国出现了滞胀迹象外,英国和欧元区也出现了类似局面。英国6月份的通胀率达4.2%,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只有0.2%。欧元区的通胀率6月份为2.7%,二季度经济环比增长只有0.3%。
尽管短期内由于市场担心欧美经济再陷衰退导致大宗商品下跌,美国信用评级下调将引发资产价格下降,这在一定时期内会减轻欧美的通胀压力。但欧美央行都已选择通过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有意识制造通胀以减轻去杠杆化和削减债务的痛苦。哈佛大学教授罗格夫就主张将通胀推升至4%~6%以减轻债务、防范流动性陷阱、加速美元贬值,来摆脱美国面临的“第二次大收缩”。因此,在中期(1至2年)欧美必然面临更明显的通胀压力,在经济低增长情况下陷入滞胀局面。那时,新兴市场会面临更大的通胀压力,全球的通胀和金融形势就会更为复杂和严峻。
记者:8月2日,美国两党终于在美国债务违约大限的最后关头通过了法案。对于暂时得以解除的美国债务违约风险您如何看?
缪建民:美国国债不会违约但会失控,这是我一直以来坚持的观点。前段时间,美国两党围绕8月2日到期的14.29万亿美元的政府债务上限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场党派斗争实际上是2012年总统大选的前哨战。因为人为设定的债务上限问题而导致债务违约是匪夷所思的,因此,市场并没有把两党不能达成协议导致美国政府违约的风险在定价中反映出来,反映违约风险的美国五年期国债CDS的价格最高时也只有60个基点左右,甚至在谈判几乎破裂时,美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也未突破3%,说明市场始终认为两党最终会达成妥协并提高政府债务上限,以避免出现一场人为制造的全球金融危机。
尽管美国政府债务避免了违约,但美国政府债务失去控制看来已不可避免。在小布什2001年1月就任美国总统时,美国政府的债务总额只有 5.95万亿美元,现在已突破14.3万亿美元。这次美国国会又将债务上限提高了2.4万亿美元。过去十年美国政府增加了8.35万亿美元债务。按照美国政府的赤字状况,到2012年底或2013年初,美国国会就得再次提高债务上限。鉴于经济复苏的不确定性及在医疗保健方面开支的增加(在过去30年医疗保健开支复合增长率为9%,奥巴马医保改革后支出进一步增加),政府削减开支的力度不够大,美国政府债务的前景不容乐观。正因为此,标准普尔于8月6日将美国的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AAA降至AA+,并表示两年内有可能将评级降为AA。这是美国自1917年获得AAA评级以来第一次信用评级遭下调,引发了一场全球性危机。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被下调对其它债务比例较高、但主权信用评级仍为AAA的国家也敲响了警钟。即使眼前的危机平息后,欧洲和美国的债务问题仍将是下一场全球性危机的导火线。
记者:由于希腊债务危机等原因,包括著名经济学家鲁比尼、知名投资者索罗斯在内的很多专业人士看空欧元,甚至认为欧元最终会崩溃。对于欧元风险您持何种观点?
缪建民:我的观点是,尽管欧洲货币联盟在未来仍会面对十分严峻的挑战,但欧元将有惊无险但中短期难复强势。
今年6月30日希腊议会批准了政府的财政紧缩计划,未来4年通过增加财政收入、减少支出使政府增加预算收入284亿欧元,出售国有资产筹资 500亿欧元,到2014年财政赤字缩小到占GDP3%以下,债务敞口减少350亿欧元。希腊议会批准财政紧缩计划为欧盟和国际货币基金对希腊的救助扫除了障碍。7月21日欧盟峰会通过了对希腊的1590亿欧元的第二轮救助。但第二轮救助实施进展缓慢,这导致风险扩散到了西班牙、意大利,使两国十年期国债的收益率飙升至6%以上,与德国同期国债的利差超过了300个基点。这迫使欧洲央行入市购买两国国债压低其收益率。
欧债危机在解决过程中有两个重要节点。第一个节点是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及对西班牙、意大利风险的有效控制。最近市场对西班牙、意大利债券的抛售,既是对两国债务状况的担忧,也是市场在测试欧盟解决主权债危机的政治决心和智慧。通过攻击这两个“大而难救”的经济体,迫使欧盟快刀斩乱麻,在尽快实施对希腊的救助方案的同时,通过欧洲央行大规模入市购买国债有效控制西班牙、意大利的债务风险。目前,美国信用评级被下调,使市场开始担心法国能否保住其AAA评级。若法国评级被下调,欧债危机形势将更加复杂。8月8日欧洲央行入市购买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债,已有效缓解意大利和西班牙政府债的风险。短期欧债危机有望缓解。第二个节点是2013年第一轮救助到期后,永久救助机制的建立。考虑到意大利和西班牙的债务风险,原来欧洲金融稳定机制的规模显然是不够的。意大利目前的存量债务余额就达1.9万亿欧元,西班牙也有6000多亿欧元。因此,意大利、西班牙改善自身的财政状况,同时欧洲金融稳定机制(EFSF)和2013年欧洲永久救助机制(ESM)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可能势在必行,但这使货币联盟具有了更多的转移支付联盟的色彩,这在德国等北欧国家仍面临很大的政治阻力。另外,欧洲央行入市购买政府债的规模庞大,欧洲央行已无法采取措施完全做到“中性化”,这在中期会加大欧元区的通胀压力。而德国向来对通胀十分警觉。一旦通胀明显上行,那么届时欧洲央行的行动也会遇到更大阻力。因此,欧债问题有近忧更有远虑,我认为2013年讨论永久救助机制时面临的考验会很大,因为届时德国正好进入大选,在选民压力下政治上难以作出过多妥协。
如果对希腊的第二轮救助成功,意大利、西班牙通过改善财政和欧洲央行的入市干预,其风险得到有效控制,那么短期欧元的压力就会减轻,欧元就能有惊无险的渡过当前的难关。但由于欧元区成员国之间经济日趋分化,欧洲央行在反通胀与平衡区域内经济增长方面面临越来越艰难的抉择。在南欧经济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时,出于反通胀需要欧洲央行不得不于4月、7月连续两次加息。在面对经济衰退风险的情况下,欧盟的仓促加息,已遭到了市场质疑。加息进一步加重了债务国的经济困难。债务危机的主要国家希腊、葡萄牙陷入了经济衰退-财政紧缩-经济继续衰退-债务比例上升的恶性循环,而且目前还看不到明显的走出这个恶性循环的路径。另外,欧洲经济和货币联盟财政政策的融合、救助机制的制度化也还需时日。这些都将在中短期影响欧元的走势,欧元在中短期恐怕很难再恢复 2008年和2009年的强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