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的文化革命
当百度迈向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时,需要一种公司内部自上而下的推进力量。因为其变化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模式,更应该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同步调整。
虽然并非第一次见面,可采访开始时,百度文库产品经理赵辉还是显得略微拘谨。从他的眼睛里能看到明显的小心谨慎,这显然与之前几个月百度文库处于出版链条和舆论漩涡中心有关。
百度文库和互联网其他很多产品一样,最开始并非是遵从百度大战略布局落子,而是自下而上从用户需求中发现的。2009年上半年,百度大搜索和“百度知道”中很多人对课件、考试资料及论文的搜索,引起了知道团队的注意,于是他们开始基于数据进行调研。他们发现,这些需求在当时并没有被有效满足,很多相关网站做得都比较差,于是一批人开始兼职自己做。
因为产品发展不错,用户的口碑和黏性都比较高,于是开始考虑将产品独立出来。据熟悉百度产品的外部人士介绍,也就是2010年年中,“百度文库”开始逐渐真正成为了有战略意义的产品。
在产品与用户之外的东西
“百度文库的增长曲线很漂亮。”赵辉说到这句话,脸上终于有了笑意,“有些产品一经面世,用户就会迅速参与其中,影响与价值与日递增,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慢慢变成了一种用户的使用习惯,深深依赖、无法离开。中国互联网上这样的产品并不多,而我们认为,这才是创新。”
作为百度众多产品经理中的一员,他最在意的不是股价或市值,他认为自己做文库最大的动力在于满足用户需求。“有一位黑龙江教师上传课件,结果被一位西北山区的教师用到,让孩子能由此得到更好的教育。当我得知这件事时,眼前真的幻化出一幅地图,一个地方亮起灯光,另外一个地方又亮灯响应,这就是我们产品的力量。我由此更加坚信自己所做的事情。”赵辉说,“对用户需求,我们有一种天然的追逐,这是我们的职业病,或者也可以说是职业使命。任何做互联网产品的人,看到许多用户支持和使用,这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如果无人喝彩,岂不是很滑稽?”这样最本源的驱动力,构建了百度每一根神经元的末端。
但是赵辉没有想到,2011年年初来自出版产业链上端的力量,会如此猛烈地影响“百度文库”。
这场风暴或许是可以避免的。从一开始“百度文库”就是一款UGC(用户创造内容)产品——用户按照一定的规则上传内容,这使得它的可控性并不高。鉴于此,2010年年中,“百度文库”开始着手研究版权保护和数字指纹相关的技术,可是因为特征识别的复杂性,即便加班加点,它也直到风暴发生之后才推出。
百度文库上线一年就有了1800多万份文档量,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如果它发展慢一点,或者数字指纹上线快一点,又或者出版界与百度之间少一些相互误读,结果或许就不会如此激烈。
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或许它又是无法避免的。因为百度内部和外部看待同一件事,拥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视角。从一开始,双方就在两个完全不同的语言体系内进行对话。
4月1日,在《100余民间作家致百度文库的公开信》中,引用了作家慕容雪村的话,“百度已经彻底堕落成了一个窃贼公司”,“百度是中国最大的黑心广告商”;还有李承鹏,“有人说,我喜欢百度帮我们分享。我说,我不介意别人分享,但我介意别人把我家东西偷去给别人分享。我甚至不介意偷了去分享,但介意偷了,还打着自由搜索的旗号”。
对百度文库来说,这件事直接引发的结果,就是抓紧利用各种各样的技术,将盗版降到最低。而在此之上,赵辉意识到:“百度文库”和别的产品不一样。
除了用户需求之外,产业界开始逐渐出现在百度文库产品经理们的视野之中。“除了做好产品,我们还要强化商业链条,和外界利益相关者打通。这个产品更讲究商业模式、合作机制,我们应该把自己放到产业链条中,否则就会产生矛盾。”
如果说之前的百度文库,是“用户-产品”的二元论思维,则这次事件强行使得它看到了一个更加多元、链条更加复杂的世界。在梳理用户需求、寻找阅读场景、建立阅读体验、开发文档在线工具、对接用户搜索行为之外,文库需要思考很多产品之外的东西。
“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
百度整个公司中不乏像赵辉这样“活在产品里”的纯粹工程师,他们的动力和满足感,在于能用自己的力量满足用户的需求。百度文库这样的产品本身并无错误,它符合百度的一切优秀特质,甚至还带有一些理想主义色彩:它能够在互联网海量信息中梳理出内容,并辅以更好的内容呈现;它的成长曲线证明它满足用户需求并深受喜爱;它能与百度大搜索深度整合,并提升对应的文档类搜索体验。
但为何会产生如此激烈的矛盾?
百度崇尚一种自下而上的文化——离用户最近的工程师们,在海量用户的访问与搜索中感知用户需求,并由此发现需求增长明显、但有时候在他们看来并未被很好满足的点,这意味着新产品的机会所在。
可是用搜索持续深度整合内容的过程,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是个复杂异常的系统性工程。复杂往往意味着风险,而这种风险无法由百度的“手足”来掌握——甚至中层往下的产品经理们,很难去预知这种风险,他们也不应该为这种风险承担过多责任。毫无疑问,这件事情的核心问题在于,整个百度从上到下都在看微观层面的产品和用户,谁在思考宏观层面环境和自身的变化?谁在评估风险和放哨预警?
如果跳出“百度文库”事件,从百度为自己构建的“百度森林”来看,当百度未来所搭建的平台已经要开始深刻影响整个中国互联网,辐射到社会各个行业时,只求满足用户需求的看问题方式,将会无法支撑整个体系的正向循环发展。因为在行业端每一个链条的节点上,都有着其自己的商业规则与商业逻辑。
眼中只有用户和产品本身,这种“二元论”的发展方式,是小公司的特质。当手足带动身体前进,眼睛却长在脑袋上时,就必须有方法将眼睛看到的、脑袋想到的,与手足很好地沟通和互动起来。但这种“自上而下”正是现在的百度目前最为缺乏的东西。
百度现在的行为方式,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有对相同的目标形成统一的认识。熟悉李彦宏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位充满雄心的企业家,有百度内部人士曾说:“Robin(李彦宏英文名)和我们的目标,最终一定是要超过Google的规模与价值。”就今天的财报数字看来,这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而雄心与现实的差距,或许就是百度一直在业务和产品上如此心无旁骛、如此凝神聚焦、如此“用力”奔跑的原因。
与此同时,李彦宏也是一个不喜欢务虚而喜欢务实,喜欢深思熟虑,不喜欢轻易展示内心想法的人。实际上,你很难听到李彦宏对不确定的东西轻易发表看法,他的言论和思想一旦显现,就像是精美的程序一样经过了大量和长时间的“Debug”,绝少会有漏洞和破绽。这或许是他工程师基因的一种体现。
其实李彦宏并不是不知道,百度“简单可依赖”的价值观并非只应对于用户,还需要包括更多的站长、大量新生的应用开发者,以及与百度联系越来越紧密的企业合作伙伴。但他性格上不是一个“布道型”的企业家,而百度的高层团队也缺乏一个“首席布道师”的角色,难以让整个组织系统性的理解和落实这些想法。
曾有百度的前员工对《商业价值》记者说:“当你想要去做一件事时,公司最高层不会告诉你该不该去做,而会让你在可掌控资源的范围内,凭自己的感觉行事。成败考量方法很简单——商业价值与用户。”
这样的文化很务实,它给了员工自由度,也让全公司都将眼光聚焦到了业务和产品上,但其问题是造成了公司整体战略、以及商业价值观的模糊。一个公司当然不需要所有的员工都去思考价值观和企业战略,但是的确需要让每一个员工都知道企业的价值观和战略是什么;需要在手足的摸索过程中,及时与大脑形成信息的反馈,即便大脑给出的指令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也可以在实践中不断修正。
在百度官方的介绍页面中,如此描述自己的企业使命——让人们更便捷地获取信息,找到所求;百度的核心价值观是“简单可依赖”。其下则是对百度人行为的一些具体准则,细微到“每个人都要捡起地上的垃圾”。
但是,商业运作不是一个程序,其中的变量太多,特别是在这样一个外界环境和企业自身地位都在快速变化的年代。在百度面临平台化战略这个发展方向调整的时刻,没有一个与时俱进的上层文化与价值观指导,没有自上而下的推动力来引导整个公司的转变,百度未来在业务层面再完美的布局,也难免遭遇“百度文库”这样的意外局面。
与互联网上很多其他的大企业一样,百度生于互联网的蛮荒时代,生存是它早期的第一要务。重视用户体验、发现用户需求、用产品创新来满足需求,这是它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
事实上,去年另一家互联网巨头腾讯公司也碰到过类似的问题——产品驱动的逻辑使得一直以来互联网上出现什么它就做什么,手足带动身体前行。一直以来,它巨大的体量使得它并不在意手足碰触到“雷区”——别人的生意。可是,当其最终看到自己的未来在于开放和平台化,看到自己的生意必须要与别人的生意建立正向循环的关系之时,原有的“二元文化”就成了最令人头疼的阻碍。
作为最早遭遇问题的互联网大企业,腾讯正在转变。它开始自上而下地努力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自己发展走向与产业共同发展。腾讯先在所有的执行副总裁级别统一了思想,然后再利用外部的力量,利用内部不断的沟通,开始自上而下地改变腾讯的气质。这不会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它的确已经开始了。
当百度迈向自身发展的新阶段时,需要一种公司内部自上而下的力量。因为这样的文化和价值观变革,不可能从“结果”中产生,不可能从“手足端”完成。
百度的未来,变化的不仅仅是业务的模式,更应该是价值观与方法论的同步调整。百度需要清楚地让全公司知道“我要成为什么”,更需要清楚地告诉整个中国互联网,“你们和我一起,可以让世界成为什么”。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百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