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胀这个现象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它是经济当中反复出现的事情。你看08年我们就面临着一个通胀较高的压力,两年而已,说金融危机冲击这么大,这才2011年,马上又感到了通胀压力。如果我们再长一点看,90年代就面临着很大的通胀压力。中国这个国家,一方面CPI怎么统计的问题,还有我们这样的经济显然物价管制比很多别的国家更普遍。所以在物价管制的情况下,CPI出现了5%以上,其实是满严重的,更不要说19%、24%。你再长一点看,这个通胀在历史上是反复出现的。09年鲁高夫和他的合作者有一本书,用了66个国家,长达8个世纪的数据,他这个题目就是要研究金融当中发生了很多紊乱,包括通货膨胀。那本书非常值得一读。它里头有很多数据告诉我们,它就像振发性的疾病一样,它不管你是东方、西方,你是酋长领导还是首相领导,它有很多的差别。这个通胀伴随着经济活动,18世纪,欧美等一些国家都面临着高速通胀,美国经济成为全球货币,总得来说比较稳定。在内战时期的CPI上升到20%。包括从19世纪以来,所有新兴市场国家的通胀,年度CPI在20%以上。
所以通胀不是一个突如其来的话题,是我们值得要花些力量来看待它的热情。认识通胀当然会有很多不同的角度,简单讲主要就是两个季度,一个就是从物价看通胀,一个从货币看通胀。物价看通胀很自然,大家怎么说通胀,就是在物价里头看见的,买这个贵了,买那个贵了,可能你收入涨得慢,大家就说不对了,反映到CPI,不管哪一种数据结构,统计一发不,我们说通胀起来了,或者是上升了,或者压力加大了。
所以物价是一个非常容易看进去的角度。但是从物价来看通胀它有一个问题,它是个别的物价还是什么?我最近去重庆比较多,重庆的零工工资涨得非常快。原来都是40块一天,50、60、80、120块,稍微有点技能的,我问过一天挣两百、三百,不太稀奇的事。而且不是一个地方,中部、西部、北京、上海,你看街上那个招工的小广告,饭店里,医院的看护,到处都在招。当然很多人是人口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我的看法还是价格,但是这个价格不是个别价格。你说物价会不会涨,因为它开始也在涨。所以我们有个说法就是成本推起来的,但是成本永远是一个无限循环,谁买东西都是别人的成本,你买粮食,粮食贵了,粮食贵了因为化肥贵了,化肥贵了是因为煤贵了。到哪里是个头呢?
所以从物价角度看通胀,它会让我们对问题的根源进行展开。当然各国政府,一到物价上涨的时候就民怨沸腾。物价如果不是个别浮动,你管住它是容易的,如果是刚才出现的第二种情况,一个价连着一个价,一个价连着一个价,实际上你管是非常难管的。当然刚才夏斌讲了一个办法非常好,你涨房租就抓人,这个当然也是一个办法。但是作为研究来看,如果出现物价大面积上涨的时候,你用立法去限制物价上涨,你说你要判刑,你要抓人,恕我直言,满难的。你增值行,最后监狱就要涨价,那边会变得很贵的。
所以从物价角度看通胀问题,是不容易看清楚的。然后以管物价对付通胀的措施,最后会顾此失彼。你下命令说包子不能涨价,容易。第二天你看那个馅就变小了,你下命令馅不能变小,他就换馅了,他就创新了。物价为什么会涨?因为无数人要抢着买东西才会物价上涨。那他哪里来的钱买东西?一定有一个总量上的不平衡,我们这个市场或者是这个房子,购买力大于商场的供应量。在座所有的商品和服务放在一起是一个数,我们所有口袋里的钱是另外一个数。这个房间里如果商品服务不增加,货币增加,那物价你怎么挡也挡不住它起来。中国很有意思,大概1979年、1988年、1993年,三年都请过福林德曼访华,他讲来讲去,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中国请人请得很准的,这三年都是中国通胀很高的时候。我现在还记得,88年那次来讲演,那个记录稿我有读到,来来回回就讲到这一个意思,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所以要从这里去认识问题,同时也提示我们要从这里解决问题。货币如果供应偏高、偏大,你仅仅去管物价,要不就管不住,管不住那管理者的声誉就会受到影响,因为你说了他做不到。或者你管住了,这个购买力转移。他的购买力还在,你不让他买这个他会买别的。
所以,这个是我们过去多少年来的经验。其实福林德曼讲的一整套理论跟中国的经验是非常一致的。你看过去计划时代,很多人认为计划时代国家定价,没有通胀。有通胀的,计划时代多发票子,物价一定,商品没有供应。你看过去的陈云领导中国经济的时候,他的经验,58年大跃进,全是小高楼,全是财政补贴,钱发出去了以后,货币投放过多,当时盘子很小,一共中国经济经验估值60亿货就够了,但是58、59、60市场超发货币一倍。你看当时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你看陈云的分析,跟福林德曼分析的是一致的。解决的话怎么解决?扩大商品供应。当天可不是今天,没有那么多的外汇储备,咬着牙进口一些商品,供应市场,那是我当学生的时候,进口伊拉克蜜枣,一斤蜜枣卖到人民币5块。那个时候平均工资是50块,所以那个蜜枣你吃过一口,你永远记住伊拉克。陈云就用伊拉克蜜枣投放市场,不够就投放糖果。95年他还讲到一次,说当年怎么处理这个问题?他事后讲得很轻松,说无非就是搞了一点蜜枣,搞了一点高档糖果,把市场收回来。在我读来,跟福林德曼是一致的。不管是什么制度,在这个事情上货币跟物价之间的联系是满稳定的。所以,这个跟我们今天面临的通胀,面临怎么去处理通胀问题提供了一个视角。
那么读了福林德曼,你说通胀是一种货币现象,货币是什么呢?通胀是因为货币发多了,那货币是怎么发多的呢?这就开始了另外一个题目,我觉得是一个值得学习和研究的题目,就做点调查,货币怎么到市场上来的?我觉得人民币是世界上非常好的货币,因为票面上印着“中国人民银行”,它就告诉你票子是人民银行发的,所以票子出了问题,你用不着找来找去,国家机关很多,就找一家,中国人民银行。那人民银行什么时候多发?什么时候少发?什么时候发给我?根据什么发多发少?这是有一套复杂的,就是我的题目讲的“制度”。作为中国人民币,1995年中国有一个里程碑式的法案,叫《中国人民银行法》,就是中国的央行法。它里头就讲清楚了,就是货币政策,央行它干的事情,他是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机构。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这是人民银行法里规定的。央行你发票子,你发多也罢,发少也罢,政策紧也罢松也罢,很热闹的头条新闻,它其实有一东西是锁住你的,是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就是你要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币值稳定实际上就是货币的购买力稳定,就是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我的理解,央行虽然法律上规定,它要以币值稳定来促进经济增长,因为这样读起来它是单一目标,但事实上,央行作为政府的一个重要的机构,作为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它常常会有多种目标。因为央行是政府的央行,政府有很多目标。比如说政府财政有压力,这其实是全世界货币不稳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管你叫什么体制,你想花的钱超过了你的财政收入,一定就会变成货币发行机构的压力。你去看货币历史,我们现在是法定货币,技术上很容易的。当然有的时候会超出,你看88年、89年我知道,印钞票的钱,纸都没准备够,因为那个不是这个纸可以印的,要备够。
那么,多数都是这个财政压力,金本位好一点,但是金本位经常被搞名堂,很多政府为了财政要开销,要过瘾,要打仗,或者要豪华,你看什么公共债务问题,它会连锁发生东西,这是多少年来主要问题。中国建国以来,中国货币很大的程度就是受到财政的压力。刚才我讲58年那个事情,为什么去超发60亿?小高楼补贴就是40个亿,那40个亿打水漂,那个高楼炼出来的不是钢。当年税收很弱,财政有窟窿。我们多少年就是人民银行去承担这个责任,就是人民银行向财政透支。那人民银行怎么还?人民银行不用还,人民银行的武器就是通过增发票子,让所有持币人来分担,最后就变成了市场,变成物价稳定,变成人心。我们80年代的高通胀,它很大程度是为了调利益,农民穷得那样,种地的人吃不上饭。后来收购价提高。但是城里人工资没涨。那怎么办?挂到财政上,财政就是人民银行解决问题。
93年那拨高通胀什么问题?就是各地都要大上,上了以后逼当地银行,地方银行再逼中央总部,中央总部再逼中央银行,倒逼。93年涨了60%,然后朱镕基出来整顿,还是先把这个财政的口按住,通过了95年这个法,95年这个法里面规定了一条,从此以后央行不能再向财政透支。财政花钱第一靠税,税收不够你发债,让老百姓相信你,买你的国债。第三,中国政府有很多资产,你可以盘国有资产,再也不允许让人民银行通过印票子,通过基础货币的供应给你解决财政的窟窿。
所以实际上95年是中国货币走向稳健非常重要的一个转折,到目前为止大家不要看压力大,你看中国统计CPI的数,我们没有出现过什么18%、24%,总得来说CPI在95年以后比较平稳。为什么平稳了?就是把多目标变成了单目标,财政的问题财政去解决,你扩大税源,扩大政府的发债,只要老百姓相信你这个国家的未来,相信你政府付的息,你看国债卖得很好。但是95年以后遇到了一个新的问题,新的挑战,这个挑战是什么呢?就是开放。其实,刚才夏斌已经讲到,开放是中国很多东西可以往外打,中国关了这么多年,穷了这么多年,倒过来就是人工工资非常低。你过去不开放,白穷一回。你一开放,就发现劳动力成本低。这个成本低,一开放就是一把刀,这把刀一开始不知道,多少年了我们自己束缚自己手脚,老百姓很便宜,我们的底子太贵,制度成本非常贵,组织成本非常贵。通过改革开放,改这个改那个,最后把这个成本降下来了,劳动力成本就便宜,制度组织成本下降,再加上一条中国人肯学习,原来什么都不让我做当然不会做,你慢慢一开放,你拿个东西过来看一看,拆一拆,仿制一下,改进一下,一算价格是人家的几分之一。你别听他们保护主义骂,消费者欢迎“中国制造”的东西,这是个主导性的东西,然后哗哗的出口。你定单的时候怎么算这个价钱?我这个电脑六个月以后给你供货。现在怎么给你算钱?要拿美元算,不是人民币算。所以人民币对美元这个汇率天天在大起大落这个生意就很难做,我不知道六个月以后这个应该值多少钱,这个成本太高。所以如果中国要出口导向,就要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稳定,稳定生意好做。
你看刚才夏斌讲过了,我们过去是通过央行给四大国有银行不断贷款,然后把基础货币蹦到市场上去。90年代以后慢慢改变了,改变成什么了?体制在底下创汇,拿到外汇以后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在上海的外汇交易市场上调剂头寸,大家都买了很多外汇以后卖给谁?所以上海就形成了一个我们第一次汇改以后的统一的外汇交易市场,所有赚钱的美元都到这里去换头寸。本来它是一个市场,谁看好美元就买,你出五块就是五块,你出八块就是八块。但是这样形成的汇价,一些看法认为对出口企业影响会非常大,因为它有波动。
这个市场有两个特点,现在看来是它的特色或者是它的弱点。什么弱点呢?第一,这是一家别无分店,伦敦买不到,法兰克福买不到。为什么买不到?我们人民币还不是硬通货。买不到他只有给你叫,人民币升值!人民币升值!我这个新闻看多了,你叫什么?你买不就行了吗?要人民币升值,你用美元买人民币,肯定把人民币肯定升值了。为什么老在那叫呢?他买不着嘛。他不是我们上海这个交易市场的会员,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更有意思,为了我们庞大的出口企业稳定,就业、沿海经济增长、投资全在里头,所以我们就拿央行在这里头做稳定剂,央行大手买美元,你出八块买一块美元,那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就是八比一。那央行拿什么买东西?央行不收税的,在座的各位哪位被央行收过税?我们给你去反映。央行也不做生意,他有两处基础货币,一处是货币发行,实际上就是硬钞票。还有一个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你投也罢,不投也罢,晚上发一个新闻,第二天就收回来了。我们用这个钱保证了人民币汇率。一个是汇率稳定,一个是人民币币值问题。大家想想,这个活好干不好干呢?只要美元稳定,这个活很好干。因为只有美元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稳定,人民币也稳定。不信的是什么?不信的是现在美元不稳定,美元的币值不稳定。
好了,你要汇率稳定,你挂的美元不稳定,然后你还想守住人民币币值问题,这叫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你顾此失彼。我们这两年货币怎么供应出去的,我们面临问题,就在开放而且在美元币值不稳定的情况下,我们怎么能够尽可能稳定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稳定?现在的冲突,现在的麻烦,现在的挑战就是这么来的,谁也没想到中国的出口可以冲到这个地步,08年的时候就是危机之前,一天进中国的外汇是26到27亿的美元,你要8.26稳定,人民币要不升值,进来26个亿,你就成8.26的人民币就要投放到市场上去,基础货币一旦投放就是高能货币,商业银行拿到了这个钱他还可以再赚,而这个赚就受国内需求的影响,而国内各位都知道,我们这个投资需求是非常广的,这样就形成了中国货币这些年运动的两个圈圈。我的理解,第一个圈圈汇率制度某种程度就变成了中国的发钞制度,为什么外汇进来要占央行的款?央行出价最高,他一出价别人都不买了,都卖给央行了,连主张人民币不升值的人都赞同卖给央行。
所以,货币政策短期有很多问题,但是根本上要解决这个事情地解决的办法,不是大幅度的去动人民币汇率,是改机制。我一直讲这个观点。什么叫改机制?就是不能或者减少央行用基础货币干预外汇。我们现在整个社会是不差钱,中央、地方、民间,这里头要想一个办法,但是它本质上是财政机构。要汇率稳定是可以的,要付出代价。你要真金白银放进去,你不能让央行用基础货币去维持,就会带来很大的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困扰,所以简单讲我的看法,货币通胀是一个货币现象,多少年的经验证明是对的,沿着这个思路可以把这个问题看清楚。我要做的问题进一步研究货币是什么,货币是一种制度安排。我们现在就要研究在开放的情况下,在中国从一个很低的劳动力水平突然冲进市场,客观上就有很大的比较优势,制造业的优势,就在这个环境下,币值稳定和人民比汇率的稳定之间怎么做好一个权衡。我希望,在“十二五”期间能够解决这个问题。解决的办法可以渐进的,但是目标一定要清楚,因为币值稳定是全局的。汇率稳定对出口部门有影响,币值不稳定,对所有持币人都有影响,孰轻孰重,我认为经过这些年的经验教训已经变得非常清楚了。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通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