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已注册的医药生产企业7100多家,通过GMP认证的有4000多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注册的原料药生产企业1600多家,获得GMP认证的原料药有3700多个。
近年来,我国制药业迅速发展,作为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全球最大的供应商,中国已经树立了其牢固的国际地位。
2010年我国医药工业总产值将达1256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以上。从生产方面来看,我国可生产1500多种化学原料药,产能达200多万吨,约占全球产量的1/5以上。近年来,原料药行业一直维持了稳步的增长速度,产量年均增速在10%以上,已经成为我国医药工业的支柱。从出口方面看,我国医药保健品出口60%以上为原料药。从2002年到2008年,我国原料药出口年均增长率都在24%以上,仅2009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出口额有所下降,但2010出口额又达203亿美元,增幅达26%,恢复了高速增长的态势。
2010年,中国原料药进出口总额262.2亿美元,同比增长25.02%,占我医药进出口总额的43.56%。其中,出口额为20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6.19%;进口额为59.2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1.18%。在经历了2009年的短暂低迷后,国际市场的逐渐恢复及对中国原料药的硬性需求,使得中国原料药进出口又恢复了活力。
2010年有医药原料药出口实绩的企业为8563家,同比增加了8.82%。其中年出口额1千万美元以上的有433家,同比增加了22.32%。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石药集团维生药业(石家庄)有限公司、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金穗进出口有限公司、安徽丰原生物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潍坊英轩实业有限公司位列原料药出口10强。共有21家企业年出口额超过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1.5%。其中,16家企业出口额有所增长,且有9家企业增幅超过30%,这反映了龙头企业出口经营状况尚好。
2010年,中国原料药出口到178个国家和地区,重点出口市场为亚洲、欧洲和北美,三大出口市场的出口额占了全部原料药出口的87.29%,出口增幅均在20%以上。三大市场比重和格局与往年大致相当,其中,亚洲市场出口量价齐升,比重增加1.06%;欧美市场出口量增长较大,但出口均价上,欧洲市场微跌,北美洲市场微升,幅度不到1%。非洲市场也是量价齐升,出口额增幅达25%,拉美市场出口额增幅达26%,各大洲原料药市场增幅均超过20%。
中国原料药出口目的地基本稳定。排名前10位的出口目的国分别是印度、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荷兰、巴西、意大利、西班牙和比利时,8个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只有印度和巴西,对10国出口额占了原料药出口总额的62.25%。主要出口目的国市场增长幅度均超过20%,意大利增幅最大,达36.67%,印度则以34.72%的增幅,超过美国成为中国原料药第一大出口目的国。
中国生产的原料药种类丰富,大宗原料药国际市场需求旺盛,出口量大,出口额超过10亿美元的大类品种有维生素类(23亿美元)、中枢神经系统用药(13亿美元)、解热镇痛类(10亿美元),氨基酸及其衍生物也接近10亿美元(9063亿美元)。出口量增幅超过40%的大类品种有心血管系统用药(5450%)、林可霉素类(71.64%)、头孢菌素类(49.19%)、消化系统用药(48.98%)、呼吸系统用药(41.86%)但四环素类出口量萎缩近30%,麻醉药品和激素类出口量略有萎缩,分别下降6.51%和1.43%。就出口均价而言,增幅超过20%的大类品种有四环素类(61.5%)大环内酯类(38.01%)、激素类(26.68%);近32% 的大类品种出口均价下降,心血管系统用药降幅最大,达95.92%,维生素类降幅达16.64%,林可霉素类降幅为13%。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医药市场之一,IMS预测,2011年中国药品销售额将增长25%以上,超过500亿美元。将超过法国和德国,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全球第三大药品市场。2011-2015年中国医药市场复合增长率将达24%。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原料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