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文体娱乐 > 正文

增强社会责任 坚决向假新闻说“不”

2011-05-25 14:08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作者:晋雅芬 周玮字号:小

  “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启动时,全国新闻战线发出的一句掷地有声的承诺。

  半年来,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专项教育活动,对虚假新闻产生了有力遏制作用,对增强新闻从业人员社会责任意识、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起到了有力推动作用。

活动方式新颖多样

  以前觉得教育活动形式比较枯燥,有时候听报告会如坐针毡。然而,此次杜绝虚假报道专项教育活动却让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编辑孙宏顺有了不同的感受——不仅“生动有趣、深入人心,在业务技能和理想信念上也收获颇多”。

  方式方法是决定教育活动效果的重要因素。为切实增强教育活动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很多单位都针对当前新闻从业人员年纪轻、思维活等特点精心设计活动内容。

  北京、山西、四川注重体验式学习教育,组织年轻编辑记者赴延安等革命老区接受革命传统和群众路线教育;湖南、重庆、陕西等省市新闻单位通过组织演讲比赛、征文活动或开展主题讨论,增强采编人员对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江西大江网、《海峡导报》将QQ这一即时通讯工具打造成为开展教育活动的有效平台,通过建立“围剿虚假新闻·党课QQ群”等方法,引导大家在QQ群里谈认识、说体会;广西日报传媒集团、《新闻记者》杂志、新疆广播电影电视局将“虚假、失实、差错新闻”典型案例编著成书,为编辑记者提供鲜活的新闻教科书。

  由于形式新颖、参与性强,且教育内容与教育形式实现了双贴近,各地开展的专项教育活动受到广大编辑记者的欢迎。通过这些创新手段与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组织学习推荐书目、举办论坛沙龙、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等传统教育方式的有机结合,此次专项教育活动在中央18家主要新闻单位和所属报刊、新闻网站,全国31个省(区、市)所属媒体,92家全国性行业类媒体主管单位及其所属150余家媒体做到了全面覆盖、全员参与。

制度规范提供保障建

  直到今天,人们依然对去年12月6日一家新闻周刊的官方微博误转“金庸去世”失实新闻记忆犹新。更多的媒体人因此意识到,微博不仅是如今最流行的网络社交工具之一,同时也是虚假新闻滋生和泛滥的温床。

  认识的逐步深入,带来了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专项教育活动中,为切实加强新闻来源管理,很多新闻单位都对互联网信息使用、社会自由撰稿人来稿及“新闻线人”报料等制度进行严格规范。各新闻单位还着力从采、编、播、发等各个环节建立和完善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形成防范虚假报道的严密体系。

  为进一步巩固专项教育活动的成果,各部门各单位还研究制定了一批部门规范性文件和地方性管理规范。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制定了《关于防范网上虚假报道的意见》,新闻出版总署制定了《新闻采编人员不良从业行为记录登记办法》。多个省(区、市)结合突出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了《关于杜绝虚假新闻的若干规定》、《新闻采编人员从业准则》等规范性文件。

记者深入生活 坚决拒假

  针对一些新闻从业人员采访不扎实、作风飘浮的现象,各地各单位在专项教育活动中紧密结合采编实践,把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作为重要抓手,教育和引导新闻从业人员自觉践行“三贴近”原则,深入街道社区、厂矿企业、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采访报道。

  “杜绝虚假新闻,必须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始终把人民群众作为报道主体和服务对象,认真倾听群众呼声……”近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71家广播电台向全国广播工作者发出倡议。这一句句誓言,同样也是广大编辑记者在专项教育活动中对杜绝虚假报道、深入基层一线的深切感受。

  通过倡导记者深入一线采访、查处一批典型虚假报道案例,采访飘浮作风进一步转变,虚假报道得到了有效遏制,社会各界人士和广大人民群众对专项教育活动的深入开展也给予了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经过近半年来的努力,打击假新闻的活动全面提高新闻队伍的素质和水平,让假新闻、消息无处遁形。

(责任编辑:王学英)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