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资讯 > 文体娱乐 > 正文

对非遗项目既要保护又要创新

2011-05-17 14:22来源:中国经济网作者:成琪字号:小

  今年深圳文博会最大的亮点之一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的增设。整个场馆面积7500平方米,以“传承、技艺、产品、保护”为主题,重点展示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除了一些民间雕刻技艺、刺绣及编制技艺、瓷器烧制及绘画技艺、民间绘画技艺、民间剪纸技艺、茶类制作技艺、家具制作技艺和传统医药等,还有一些如青海唐卡、浙江黄杨木雕、湖南湘绣、海南黎锦、江苏苏绣等已经形成了完整产业链条的项目和产品。

  如何对非遗进行保护,使其产品产业化,同时也能得到很好的传承?深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公室副主任傅碧红在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的非遗保护到今年已经进行了近十年,非遗保护主要有三种方式,其中有一种叫生产性保护,其实是带有生产性质的保护手段,美术文化内涵和技艺价值要靠人的手工创造来发挥,这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因此,“生产性保护”尤为重要,对生产性保护方式不能将其概念简单地兑换为产业化,这是因为生产性保护的基础性是传承,其核心是追求高的产品质量。因此,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大力扶持同时,也倡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合理利用。

  6月1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即将实行,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邓景华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即将施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定义了两种状况。对于不能传承的,需要保存。“比如黎族有纹身,腿上、脸上都有,那也是文化。但是不能传承下去,它需要保存。有些是要走市场的,有些不能走市场,最起码现在不能走市场,我们的保护原则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在我们有效保护下,保证它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保存的前提下,然后进行市场化。你不能把它的原真性给丢了,然后随意无限扭曲、夸张。那不是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海南黎锦现在也在走市场探索,黎锦技艺所织造的织品,过去就是衣服、短缺、领口、袖饰,现在有些公司利用黎锦的元素也做一些现代生活用品。真正的手工制造的黎锦原品,行家将之作为收藏品对待,现在有些人来买,有一件1万多元。这就是收藏家来买的。

  对于非遗项目,适合哪一种方法就用哪一种方法去保护。过去专家有一种观点:谈保护,慎谈发展,就是说谈保护的时候不要随意去创新、发展。对此,中国艺术研究院民间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王海霞告诉中国经济网的记者,“这个问题一直在争论,尤其谈保护的专家跟从事一线生产,以某个非遗项目为生的艺人之间有矛盾:艺人说,我不创新,我不顺应市场、不降低成本去生产产品,我怎么生存呢?我生存不了,还怎么保护呢?但是这里要分清楚一个问题,我们原生态、原创的,我们的作品是我们的保护对象;但是我们市场化、商品化的东西,我们对应的是消费者,它是商品、是产品,不是作品,它要走向生活,要面向我们的市场。如果把产品和作品,把原创作品和商品分开,把保护对象和产业化对象分开,这个问题就可以解决。”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创新利用是今年文博会上的一大亮点,更是我们对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应有态度。

(责任编辑:王学英)
推荐阅读
谋思资讯有部分内容或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内容和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问题敬请告知,我们会立即处理。


关于谋思网联系我们帮助中心服务条款隐私声明法律声明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0-2024 imos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