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之一:选购“低碳”产品
“低碳”产品本身就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有助于构建“低碳生活”。从家电产品的特质看,环保、节能型产品是“低碳”产品的典型,也是这几年市场的热点。主要的“低碳”家电产品有LED节能灯、LED电视,采用变频电机的空调、冰箱、洗衣机等等。
此外,取自自然界能源的太阳能系列产品,如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现在还有太阳能充电的手机等等,都是真正“零排放”的“低碳”产品。而这些产品往往又与我们的健康紧密相连,确实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境界。
策略之二:精打细算实现“省钱低碳”
“低碳”是趋势,但一个很矛盾的现象阻碍了“低碳”的进程,那就是“低碳”产品往往科技含量比较高,因此售价比普通产品要贵,很多消费者处于成本的考虑,往往会因为“省钱”而放弃“低碳”。
比如,LED电视确实比普通LCD液晶电视节能,但同尺寸同档次的型号LED要比LCD售价高出至少20%;LED节能灯功率可以达到10瓦左右,远低于普通灯泡的25-40瓦,但是售价从十几块到几十块不等,比普通灯泡有时高出几倍价钱;还有变频空调,能效比最低的变频空调比能效比最高的定速空调指标都高,但是同匹数的变频空调往往比定速空调高出1000块左右。
普通消费者可算一笔“长远账”。以耗电量巨大的空调为例,一般认为变频空调比定速空调省电30%左右,实际上,有些变频空调可省电40-50%。粗略估算,如果空调使用最频繁的夏天,每天开10个小时左右,定速空调功率在1000-2000W左右,耗电10-20度;如采用变频空调,一天能剩下3-6度电;一年使用100天计算,全年剩下300-600多度电,节省200-400元。按一般空调质保6年,使用期8年左右计算,变频空调整体使用费低20%左右,省电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长时间使用,变频空调不仅节能,成本上也不会高太多。而且变频空调可实现低速运转,噪音更低。更有意义的是,这是为全社会实现“低碳”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策略之三:改变消费使用行为
其实比产品选购更容易忽略的,是消费者的“低碳”行为。有了“低碳产品”,但行为方式“不低碳”,其实也枉费了“低碳”产品的意义。
最典型的,就是不经意的浪费行为,比如不及时关灯,电脑关掉主机之后忘记关闭显示器电源,还有使用热水器时间太长,过度地浪费水和燃气等等。
其次,家电产品的有计划使用也非常重要。空调用起来很舒服,但很多人没有觉察到,其实过度使用空调,甚至依赖空调,反而增加室外温室气体排放加剧,催生更大程度的“热岛效应”。在广州,“热岛效应”就非常明显。外部越热,就越想开空调。记者注意到,很多消费者在3、4月份等并不算很热的时候就已经长时间开空调了。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越热越开空调,越开空调越热”的恶性循环,大多数消费者都没注意到这些行为细节。
另外,家电产品的保养也很重要,比如空调的及时清洗过滤网,冰箱的定期清洁以及除霜,电视机的防尘等等。这些保养细节,不仅可以保证家电产品保持在高能效比状态下运转,也可以延长家电的使用寿命,延缓更新换代的频率,其实也是给自己省钱。
策略之四:“低碳”系统化
不少“低碳人士”反映了自己“低碳生活”中的苦恼。比如,在自家复式结构的房屋内,空调无法匹配,要预先开3个小时左右,才能达到适宜的温度,而想装中央空调,却又局限于空间;太阳能很“低碳”,但想安装太阳能产品的居民发现,家庭和小区的环境根本不合适,无法考虑太阳能产品。
“低碳”作为全社会的目标,不仅需要个体努力,也需要有适宜的社会环境。“低碳”,其实是个系统化工程,需要全社会协同作用。同时,还应有适合全社会的“低碳”标准,尤其是家电产品需要有明确的“节能减排”指标,使得消费者一目了然,而不仅仅停留在口号阶段。
当然,这不仅需要消费者的配合,同时也需要厂家、商家、管理者以及政府政策层面上的各种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