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16日,第二十九届奥运会开幕前夕,北京到处充满了期待与欢庆。而对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的员工来说,除了对奥运的热切期盼之外,更多了一份骄傲与自豪——这一天,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历时大半年建设的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顺利建成投产。这标志着我国在燃煤发电领域二氧化碳气体减排技术首次得到应用,为改善北京的空气质量和保障绿色奥运作出了贡献。
据悉,这是我国首个燃煤电厂烟气二氧化碳捕集示范装置,它能把烟囱中直接排放的二氧化碳分离回收成液体,供下游企业使用。投运以来,该装置二氧化碳回收率大于85%,分离回收液体日产量最高达9吨,年回收二氧化碳能力达3000吨。
2010年8月27日,由我国神华集团建设的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全流程项目(CCS)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2495米的地下深井动工开钻,这是发展中国家首次开发同类项目。投产后,该项目预计每年可减少1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4150亩森林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与华能集团北京热电厂的二氧化碳捕集装置不同的是,神华集团的CCS项目是从煤制油生产线中捕集二氧化碳,经过提纯、液化等环节后封存起来。在众多的减排方法中,碳捕集与封存被视为最具可能性和现实意义的途径,备受世界各国关注。目前,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都竞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此类技术研发,全球已有100余个CCS项目正在运行或即将运行,但都处于验证摸索阶段。
尽管CCS商业运营尚未开始,但专利战已然打响。北京市知识产权局前不久发布的一份《全球低碳技术专利发展态势分析》显示,1990年至2009年,全球已公开碳捕捉与封存专利6594件,其中大部分是西方发达国家所申请。
事实上,碳捕捉与封存领域的“专利战”只是目前众多绿色技术专利大战的缩影。太阳能、先进交通工具、生物能源、建筑和工业节能等,无不是各国专利竞争的焦点。
这是因为绿色专利是主导未来绿色产业的“尚方宝剑”,是低碳经济时代的王者。
2009年12月,丹麦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但却在世人失望的叹息中黯然收场。发达国家未能与发展中国家就一些关键问题达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它引发了人们对“节能减排”的高度关注,构筑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开始成为各国共识。
与绿色产业、低碳经济同时引发广泛关注的是绿色专利。
众所周知,构筑绿色产业、发展低碳经济必须依靠技术的进步,而技术总是与知识产权如影随行。目前,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掌握了大量的节能减排核心专利技术。发展中国家要想使用这些技术,就必须支付高额的专利费。
于是,正如当前的很多高新技术产业一样,知识产权问题成为了发展中国家构筑绿色产业的一道“坎儿”。在实行节能减排、发展低碳经济的大趋势下,绿色专利就是主导未来绿色产业的“尚方宝剑”,谁拥有了它,谁就是低碳经济时代的王者。
正是因此,在应对未来气候变化的知识产权问题上,发达国家寸步不让。发达国家希望通过节能减排,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新一代绿色环保专利技术,进而控制低碳经济时代的主动权。发展中国家也在竭力避免在低碳经济时代陷入被动,担心发达国家以绿色专利为由,逃避其应对气候变化应当承担的技术援助责任,从而将发展中国家排斥在新技术市场之外。
事实上,早在2009年曼谷召开的气候变化筹备会上,玻利维亚就提交了一份非正式会议文件,明确指出“知识产权已经成为环境友好型技术以及相关的技术秘密转移的障碍,必须采取紧急行动来克服这一障碍。”但在哥本哈根会议上,美、日、欧坚决反对,要求把知识产权问题从谈判桌上“拿走”。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分歧,知识产权问题最终没能被明确列入会议最后达成的《哥本哈根决议》中。2010年,这一幕又再次上演——在天津召开的气候变化筹备会议上,知识产权相关问题被纳入谈判文本,但在坎昆气候变化会议上,知识产权问题再次被从最终决议中删除。
两度提出,两度删除——知识产权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知识产权之争,实际是绿色专利之争,是未来低碳经济国际主导权之争。
相关资讯 [ 关键词: 低碳经济 ]